“购置税减半”红包抛出 汽车政策利好面前有大考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06-09 11:15:1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6月伊始,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大红包”,正在释放活力,试图让亟待触底反弹的中国汽车市场,迅速进入“忙种”期。可以想见,随着今年第一个红包抛出,汽车行业将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和市场机遇。

  一方面,5月31日发布的《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为释放消费活力注入强心针,同时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双重效应让此前一度陷入低谷的汽车市场终于出现些许暖意;另一方面,不只国家开始发布政策提振汽车行业,也有不少地方政府持续加码,为消费者送上更多“补贴红包”。

  “消费券为实体商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人气,我们当然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也要想办法为拉动消费贡献自己的力量。”位于北京市东四环附近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此次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进店量和订单量均有所增长。

  在他看来,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的“政策红包”除了直接拉动消费,还释放出鼓励消费、提振信心的信号,对从业人员来说犹如一颗“定心丸”。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部分品牌的经销商动起了歪脑筋,借机取消价格优惠,上调产品价格,甚至宣称“购置税减免多少,我们就涨多少”。

  事实上,当600亿元“大红包”落地的一刹那,一场围绕消费求复苏、企业求生存的竞赛已经打响。谁能积极筹划促销菜单,谁就能在这一轮汽车消费复苏浪潮中成为最大赢家。

  减税辐射范围扩大,改善型消费将分得更多“红包”

  减征车辆购置税被认为是促进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2009年和2015年,国家曾先后实施过两轮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今年5月31日发布的《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显示,为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与前两次减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相比,此次政策的实施范围更广,受益面更大。”6月2日,在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表示,在实施范围方面,与前两次政策只针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不同,此次明确为2.0升及以下,这样预计将有870多万辆乘用车可以享受政策优惠。而在受益面方面,此次政策优惠对象明确为单车不含税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乘用车,重点鼓励大众消费。

  “这项政策同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一同实施,一方面直接降低了居民购车成本,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汽车消费;另一方面则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进程,推动汽车行业整体复苏回暖和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贾荣鄂说。

  “这次将减税优惠的覆盖面放宽到2.0升,应该是有关部门经过深度研究的结果。考虑到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拉动车市增长必须首先拉动换购、增购需求。”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实施600亿元汽车购置税减半措施,将给汽车产业的消费端、流通端、生产端带来多重利好。他预计,该政策将带来约200万辆的汽车销售增量。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政策法规愈发严格,同时发动机技术日益成熟,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6缸3.0升发动机,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21全年汽车上险量来看,燃油车销量占比86%,而2.0升以下排量的车辆占比高达84%,是名副其实的市场主力军。

  崔东树表示,这两年上市的新车排量主要集中在1.5升和2.0升。其中,2.0升排量的新车凭借更强的动力、跨度更大的价格,成为不少品牌撬动中高端市场的选择。

  “2.0升是燃油车市场的黄金排量。”据他介绍,排量在1.8升-2.0升的新车主要以高端车型为主。其中,自主品牌占比约为20%,豪华车品牌占比达到35%,合资品牌占比为45%。而排量在1.6升以下的燃油车市场中,豪华车品牌约占5%,自主品牌占44%,合资品牌占51%。

  有分析认为,从“1.6升及以下”到“2.0升及以下”,不只让减税覆盖范围扩大,也符合从普及型消费到改善型消费的市场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从2009年的841万辆一路狂飙突进,在2017年达到2420万辆的峰值。而如果按照传统燃油车10年一次的换车周期,2012年首次购车的消费群体,今年就会进入换车周期。

  长江证券统计称,2022年1-4月,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占比约65%,占燃油车销量80%以上。这意味着,此次优惠政策的范围几乎覆盖了大部分燃油车,惠及了主流购车群体。

  正因如此,购置税减半政策刚刚落地,就有多家汽车企业表示响应。有的车企宣布将“自掏腰包”补齐另外一半购置税,让消费者真正实现“购置税清零”;有的车企则表示提高置换补贴,增加一些零利率贷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红包雨中,车企也使出浑身解数,希望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真补贴还是假套路,消费者会用脚投票

  “这次推出的配套活动优惠力度超过以往。”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位东风日产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就在“购置税减半”政策落地当晚,东风日产方面就迅速官宣了一系列优惠加码行动,包括全系车型购置税全免(不含新奇骏)、购车零门槛和延期还款等。“相当于现在的落地价,等于之前的裸车价。”她解释说。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家车企加码“补贴”的同时,也有部分品牌对消费者玩起了套路。

  “明天开始,所有车型价格回调,购置税减免多少加多少,请提前和客户做好沟通……”在疑似某品牌4S店经理微信聊天截图流出后,引发了不少热议。

  “国家此举是为了促消费、稳就业,而不是让你连夜涨价,为自身赚取利益。”有网友评论说,无论车企还是经销商,都不应该把促消费的“经”念歪了,更不应该玩“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一套,让本应享受购置税减半政策红利的消费者沦为背景板。

  独立汽车评论员白德表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进行多方对比,观察优惠力度与车型热度是否匹配。“无论是寻找同级别竞品车型,还是停下来观望一段时间,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不为这些小伎俩埋单。”

  他提醒说,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基本超过了市场和产业内部的预期,接下来的关键便是更好地让政策落地,“不变形,不走样”。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长春、郑州等地均出台政策,多举措释放当地汽车消费活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多以补贴形式为主。同时,为了进一步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地出台的汽车补贴政策均向新能源汽车有所倾斜。

  按照中银国际证券的分析,考虑到本次购置税减免范围更广,且3-5月长春、上海等地车企停产导致部分产销短期被抑制,预计购置税减免将取得较好刺激效果,全年乘用车销量有望实现增长。

  长江证券则判断称,考虑到本次政策补贴范围更大,叠加疫情复工复产加速以及补库需求,政策驱动下的乘用车市场将快速回暖,未来有望迎来持续6到8个月的高增长。

  为消费市场打足气,汽车产业链才能“满血归来”

  “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放大政策红利对汽车消费的带动作用,并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高端汽车和品质出行的需求。”近日,一汽奥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上下积极响应《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和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的政策。

  尽管作为豪华中大型SUV的奥迪Q7并不在此次“减税红包”范围内,但出于对市场机遇的敏感,以及对豪华中大型SUV市场出现国产减配现象的回应,奥迪Q7自6月1日起实行产品重新定位,调整后的价格区间为63.28万-80.48万元。

  上述负责人坦言,这次产品重新定位既要保持2022款奥迪Q7的产品基因不变,也要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和增值感。

  “近年来,2.0T逐渐成为豪华车品牌B级车的主要动力选择,它们也大多符合此次‘不超过30万元’的条件。”白德预测称,乘着购置税减免政策的东风,有消费升级计划的准车主,可以更加从容地拥有一辆高档汽车。“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眼下或许是触摸豪华车的好时机。”

  一汽奥迪上述负责人表示,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落地以来,一汽奥迪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同发力,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策划促销模式,力争让这些政策红包发挥出更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稳定汽车消费,对稳经济、稳就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重点企业上报的周报数据推算,今年5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176.65万辆,环比增长49.59%,同比下降17.06%;今年1-5月,销量预计完成945.73万辆,同比下降13.11%。

  因此,车企能否用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大红包”,有效利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个政策红利,各地能否更好地让政策落地,这不仅将决定接下来中国车市的走势,也是事关亿万名从业者生活甚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考。(许亚杰)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