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绿山以竹富民——普洱市推动竹笋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普洱日报 2024-08-09 16:26:1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正值竹笋上市时节,记者在普洱主城区多个菜市场蔬菜区看到,新鲜竹笋占据着显著位置。普洱市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发展竹笋产业,盛产的甜龙竹笋品质尤佳,征服了众多消费者的味蕾。

  “我买了15公斤甜笋,要带去昆明给我大姐,在昆明很难买到这么新鲜的甜笋。”正在五一农贸市场二楼蔬菜区购买新鲜甜笋的刘红丽说。

  “新鲜甜笋很好卖,最近这段时间每公斤12至15元不等,供不应求。”五一农贸市场商贩王正雄一边忙着给顾客剥笋皮一边高兴地说。

  “我早上七点就去采挖鲜笋,今天采挖了50多公斤,卖了800多元。”思茅区倚象镇石膏箐村村民查昌仙说,“我家种了60多亩甜龙竹,每年鲜笋能卖10多万元,甜龙竹笋品质好,销路不用愁。”在石膏箐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甜龙竹,种植模式也由过去随意、分散到如今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运作。“村民销售甜龙竹鲜笋的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竹笋产业成了村里继茶产业后的又一大富民产业。”倚象镇石膏箐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亚林说。

  近年来,普洱深耕“竹”产业,在“笋”间致富上下功夫。为了给现代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力量,普洱市积极开展院地合作,2021年,云南省科技厅批准首批“云南省笋用竹产业科技特派团”落户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2023年又申请获批“云南省赵一鹤基层科研专家工作站”。笋用竹产业科技特派团、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充分利用普洱现有资源,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为进一步提升“普洱甜笋”知名度,打造品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普洱甜笋”产业可持续发展,普洱市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普洱甜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正在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前期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优势,申报甜龙竹苗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积极筹措资金,实施竹林碳汇示范项目、竹林碳汇增汇项目、宁洱县森林增汇项目。

  目前,普洱市共有笋用竹林10.386万亩,各县(区)均有分布。据统计,全市笋用竹林10亩以上50亩以下连片面积为11402亩,占22.18%;百亩以上千亩以下连片面积为11560亩,占22.49%;千亩以上连片面积为10940亩,占21.28%,最大连片面积为思茅区石膏箐村的7940亩。2023年,全市竹笋平均单产每亩345公斤,均价每公斤10元,产量1.77万吨,产值1.7亿元。2024年,全市计划新植笋用竹林2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全市25家竹笋企业和合作社主要依托竹笋保鲜加工技术、鲜笋活体冷藏保鲜技术、竹笋清汁笋加工技术、竹笋软包装加工技术、竹笋脱水加工技术等,对竹笋进行加工销售,少部分有笋干、腌制品、笋酱、卤笋等产品。目前,普洱以鲜笋为主的竹笋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地。

  近日,普洱市召开全市竹笋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为竹笋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会议强调,要以有力措施推动竹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大竹产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培育示范基地,增强群众发展信心。要加大政策扶持和项目谋划,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建立竹产业项目投资储备库。同时,要加强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竹产品质量。

  普洱市将持之以恒大步向前走以竹绿山、以竹富民之路。针对竹笋产业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持产业协会、联盟等牵头规划引领产业全链条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按照“扶强、扶大、扶优、外引、内联”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竹笋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竹笋绿色食品加工,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竹产业综合产值。坚持“改造为主、新植为辅”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在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区)打造连片种植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全面开展笋用竹、笋材两用竹基地建设,促进竹笋产业全链条发展。(记者臧灵)

责任编辑:杨莉昆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山西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4年08月09日 16:17

8月1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8位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优秀专家代表齐聚渤海之滨。

2024年08月09日 16:15

云南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园举办招商推介活动,5家企业与该产业园现场签订招商合作协议。

2024年08月09日 16:12

经过为期12天的网络投票及最终评选,8月8日,2024年家乐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品类(部分)10强暨野生菌邀请赛颁奖典礼在昆明成功举办。

2024年08月09日 16:01

近日,乌东德水电站全厂出力达1020万千瓦,实现2024年首次满出力运行,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2024年08月09日 14:47

持有相关证书的境外专业人才,可按相关规定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自贸试验区执业并提供专业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享受工作许可便利和出入境便

2024年08月09日 14:44

202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620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76.1亿元

2024年08月09日 14:39

5日上午8时起,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按300立方米每秒下泄,首次投入生态调度综合运用,正式发挥生态调度作用。

2024年08月09日 14:34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度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本次入选的12个优秀案例紧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实现认证制度创新等

2024年08月09日 14:3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指导行业协会商会依法合规地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并收费,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

2024年08月09日 14:2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