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照进现实!各地打造生物制造新经济增长点

来源:央视网 2024-08-29 18:01:5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以“生物制造 创引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生物制造大会8月28日在合肥开幕,现场签约的生物制造投资合作项目总额达到近百亿元。

  与传统的石化产业相比,生物制造产品平均节能减排30%至50%。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渗透率已达10%以上。围绕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我国将再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生物制造把科幻带进现实

  您见过像“萤火虫”一样发光的植物和秸秆做成的衣服吗?这些听起来有些科幻色彩的事物已经被生物制造带进了现实。

  这个弱光暗室里,摆放着几盆看似普通的幼苗,随着室内灯光熄灭,这些幼苗竟然自己发出了绿光,亮度和夜灯差不多。

  植物是如何实现发光的?据了解,注入荧光剂也能让植物发光,但这种方法对植物有毒害且不可持续。这个研发团队是利用基因编程技术,历经532次迭代,创造出了这种国内首棵高亮度自主发光植物。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在多种植物上实现了成熟应用。

  在安徽蚌埠市,原本用来做肥料、饲料的秸秆被制成衣服。这个展厅里看到花色各异的衬衫全都是用村里的秸秆做的。

  企业负责人吴晓婷介绍,他们以秸秆为原料,经现代生物发酵技术,能生产出一系列纤维、塑料替代制品。比如服饰、家用餐具、包装袋、汽车内饰皮革,这样的制品具有环保、无毒、可降解的功效。

  在厂房里,一捆捆秸秆正被传送带送进投料口。工作人员介绍,秸秆经过提炼、发酵、聚合等环节会变成聚乳酸材料,然后经过拉丝形成聚乳酸纤维,就成为衣物面料了。目前,聚乳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纤维制品、塑料制品、汽车内饰、农业和建筑领域。

  各地积极抢滩布局生物制造产业新赛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久前表示,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等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合肥不仅着手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投资集群,而且将组建10亿元产业孵化基金。杭州对相关的产业化落地项目按不高于实际投资总额的30%予以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深圳对获得投融资机构股权投资的合成生物企业最高资助300万元。在本次大会开展的系列产业对接活动中,相关的生物制造签约项目和投资总规模已达百亿元。

  多部门联合出台的《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将生物制造作为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持续研究制定行业发展举措。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渗透率已达10%以上,大宗生物发酵产品产量占全球70%以上。专家预计,未来约70%的产品可以用生物法生产,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2024年08月29日 17:53

截至目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非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2024年08月29日 17:29

四大关键词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重点工作

2024年08月29日 17:28

聚焦当前存在的虚假招聘、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就业歧视、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一系列新举措。

2024年08月29日 17:2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8月29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的通知》。

2024年08月29日 17:23

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08月29日 17:22

近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了《云南省2024年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2024年08月29日 17:0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29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年08月29日 17:02

全区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827.95亿元跃升至2023年末的1414.74亿元,净增约600亿元。

2024年08月29日 16:56

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

2024年08月29日 16:4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