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小技艺”绣出就业“大产业”—— 楚雄州彝绣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来源:楚雄日报 2024-09-20 15:39:5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彝山有大美,布上绽山花。楚雄彝族服饰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心灵花朵”。一代又一代的彝家女子把落枝的喜鹊、绽放的山花、飞舞的蝴蝶,和着真挚的情感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绣在布上、缝在衣上,在一针一线中绣出温暖产业,用一丝一缕实现就业增收。

  “指尖技艺”绣出“彝绣锦程”

  “小时候,彝绣是妈妈绣在衣服上明艳的花朵,长大后,它成为了我们一家人赖以生活的手艺。”2012年,金瑞瑞毕业后返乡创办了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带领1000多名彝家绣娘走上增收致富的锦绣之路。2023年3月,她穿着彝族服饰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在楚雄彝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同时,金瑞瑞的人生也踏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她说:“彝绣不只是穿在我身上的民族服饰,更成为了像我一样的非遗传承人和整个彝绣产业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势发展的‘敲门砖’。”

  在楚雄州,像金瑞瑞一样的彝绣就业、创业故事还在不断上演。随着楚雄彝绣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彝绣产品的销路越来越广,反映在万千绣娘身上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就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州建成彝绣车间77个、绣坊513个,培育彝绣规上企业13户、彝绣经营户538户,形成了“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2023年,全州5.7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2万元至4万元,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过去的“指尖技艺”成为了更多妈妈留在家门口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走出了一条彝绣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靓的锦程,广大绣娘过上了“绣着花、养着家、带着娃”的幸福生活。

  “十指春风”绣出“亿元产业”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为推动楚雄彝绣变资源为产业,楚雄州成立由州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的彝绣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成立了57个彝绣协会,启动运行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为全州彝绣企业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形象展示搭建了公共平台,出台加快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37条措施、推动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推力、工作合力。

  结合彝绣产业发展实际,楚雄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全方位培育、多渠道用好彝绣人才。命名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抓好楚雄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培育进入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名录174人。在选拔身怀绝技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又加强国内顶尖标志性行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持续加大对彝绣技能大师的选培,打造出一支彝绣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培树了“楚雄彝绣”知名劳务品牌。2019年以来,全州共开展彝族刺绣及相关工种培训1.22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州共有3名彝绣技能大师获评云岭首席技师,培养认定的106名“兴楚名匠”中彝绣行业高技能人才就有17名、占总数的16.04%。

  从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到变资源为经济、建园区促发展、以开放拓市场,楚雄州千方百计拓宽农村绣娘增收渠道,千年彝绣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跑出了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加速度”,彝绣产业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和东西部文化协作的楚雄样本。2023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增加值2.75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增加值1.58亿元,书写了千年非遗 “指尖新传奇”。(杨晶晶)

责任编辑:杨莉昆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严格督促赔偿义务人依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持续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24年09月20日 15:38

2024年,镇沅县各地种植工业辣椒17576亩,预计产值9148万元。

2024年09月20日 15:37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

2024年09月20日 15:36

由上海市金山区援建的宁洱县小黄姜生产加工项目也正式投产,为宁洱县的小黄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09月20日 15:35

近日,由保山市检验检测院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咖啡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建设。

2024年09月20日 15:34

继早稻喜获丰收之后,105万亩秋粮目前正在开镰收割,全州粮食生产总体呈增产态势,有望再次实现丰收。

2024年09月20日 15:27

9月20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美丽云南建设2024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怒江、迪庆、临沧专场。

2024年09月20日 15:22

75年,见证一个民族如何彻底甩下“东亚病夫”的帽子,记录一个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怎样实现历史性跃升。

2024年09月20日 10:28

市场监管总局19日对外发布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从生产、销售、餐饮、广告、宣传、印刷等6个方面严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从事“特供酒”制售违法行为。

2024年09月20日 10:16

80多年前,从1938年至1942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张之毅在云南内地的三个乡村进行田野调查。这三个村当时分别隶属于禄丰、易门、玉溪三个县,因此被称为禄村、易村

2024年09月20日 10:08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