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历经2000多年岁月的沉淀,乌蒙大地上,竹产业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昭通人竹资源产业发展的印记。
近年来,昭通解锁竹产业发展“绿色密码”,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加快打造千亿元级竹产业,强势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昭通竹资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发展空间广阔,竹产业已成为覆盖人口最多、优势最明显、助农增收最突出、带动影响力最强的高原特色农产业。
从金沙江畔到乌蒙山区,一个个竹基地绿化了江山,美化了山村,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春笋卖了4.8万元,秋笋上市后,预计今年竹产业总收入有7万元左右。”绥江县板栗镇竹农蒋成亮话语中带着欣喜。
而在水富市太平镇,竹农龙顺银把自家的几十亩林地全部种上了竹子,还流转了近100亩土地种竹。
“今年试采摘,可能收入万把元,但丰产后的效益不得了,就算每亩只收100公斤笋,这么多竹也要收入10多万元。”龙顺银兴奋地说。
雨后的乌蒙山,竹海深深云雾飘荡,“咔嚓咔嚓”,一根根粗细大小不一的竹笋应声而起。王发贵动作熟练而流畅,每一次弯腰、伸手、采摘都充满了节奏感。
竹香四溢,这是王发贵再熟悉不过的味道。在他的家乡彝良县,这缕味道,萦绕在全县100万亩竹林中。
王发贵是彝良县最早一批专注“竹”文章、尝到竹子红利的村民,“2006年开始流转村里土地和荒山种竹,三四年出笋,目前年均产量约120吨。”
走进永善县,94万亩竹林一山连着一山,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竹林下面,一根根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迸发勃勃生机。
永善县团结乡东胜村村民杨留华一大早便开始采摘竹笋,“我家种植了30多亩方竹,投产6亩,收入有2万元左右,下一步还要准备种15亩。”
山林采笋忙,工厂加工旺。位于团结乡双河村大河坝的笋厂里,来自双河、花石等村的30余名群众正在忙碌着。
“我在这里打工,一个月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千元的收入,离家很近,既照顾了家庭,又挣到钱。”永善县团结乡双河村村民张学萍说。
走进大关县木杆镇的云南竹一无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只见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上百名穿戴整洁的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加工竹笋。
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家成立时间只有两年的村集体企业,从管理者到工人,都是当地村民。
建起产业园,支撑起“一县一业”。大关县多点布局,相继建成筇竹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一期等园区,不断吸引加工企业聚集,实现笋材主产区的原料向就近园区输送。
林农因竹而富,企业因竹而强,生态因竹而美。一片片翠绿的竹林,为村民们撑起了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梦。
构筑国内一流竹产业新高地
昭通位于中国混合竹林分布区,是中国竹子富集区之一,也是云南竹资源大市,现有竹林面积680万亩。
分布在高海拔区域的优质特色小径竹——方竹和笻竹,面积分别达398万亩、165.1万亩,分别占国内资源量的64.4%、86.8%,占全省的100%和98%。
大关、盐津、镇雄3县分别获得“中国筇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
近年来,昭通立足竹资源禀赋,全力打造建好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不断提升竹产业综合效益,促进竹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昭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坚持“一盘棋”发展竹产业,昭通把竹产业作为6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来推动,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竹产业发展。
昭通相继出台《昭通市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年)》等政策措施,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竹产业发展格局。
随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为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万亩以上村为重点,通过收储、流转、入股等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利益联结机制。
2018年以来,昭通新植竹基地370万亩,建设营林管护路1385千米,竹产业基地面积达629万亩,占全省793万亩的79%,投产300万亩,覆盖区人均面积超2亩。
目前,昭通涉竹企业达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有专业合作社95个、村集体公司72个、个体大户38户。
同时,昭通积极对接国内有较强实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产品研发企业,搭建市级“产学研用”科研合作平台,实施品牌赋能战略,把“笋中之王”做成“品牌之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昭通已经定下发展目标——力争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竞争性最强、区域特色最明显的竹笋生产基地,构建国内一流竹产业新高地。(记者 彭波)
2024年10月21日 11:46
2024年10月21日 11:29
2024年10月21日 11:24
2024年10月21日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