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将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开展“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不够和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存在制约等问题。
鉴于此,《意见》明确,将从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作用等方面入手,打造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
实际上,国家鼓励和支持“两业融合”是有深厚发展基础和可靠可行市场背景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行业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示范效应突出;中小企业贴近市场、管理灵活、适应能力强;同时,平台型企业和机构能够整合资源、促进产销精准对接等。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各类企业在“两业融合”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华为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宝武集团、陕鼓等行业骨干企业,网易、小米等平台型企业逐步探索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和典型路径;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笔者认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制造基础上叠加服务,形成“制造+服务”,不仅可以改善供给质量,还能实现差异化竞争,避免同质产品之间“血拼式”的价格竞争,有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事实上,本次《意见》对“两业融合”的未来发展领域和方向也作了重点明确。其中包括,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以及其他新业态新模式等10种典型业态和模式。
与此同时,针对制造业重点行业、服务业重点领域,《意见》部署了加快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双向融合发展的10项可能路径。
可以预判,随着“两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深入推进,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关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行业类别归属边界,将会逐渐被打破。一批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多业态深度融合市场主体,必将成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孔垂炼)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