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开放成为必由之路。站在新起点,我国将以更大的气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云南通过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不断释放出发展活力,由闭塞的边疆转身变为开放前沿,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宽。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有机衔接,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科学论断,对我省对外开放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加快我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开放体系,要重点提升“四力”。
有效实施财政金融等各项政策增强发展动力
现代产业链的聚合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聚力打造“三张牌”,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功能,聚力支持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跨区域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联动发展,合力打造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使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多元化生活性服务业较快增长,占整个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通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内领军企业的作用,分类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工作,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继续加大对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高技术服务、先进制造、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等6大高新技术领域投入支持,持续推进数字云南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区、智慧园区。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把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作为发力点,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放权赋能,减少不当干预,加强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化公共服务,有效实施财政、金融、产业、就业等各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在疫情影响下恢复元气、增强发展动力。
对外联通的辐射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内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合作。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推动地区合作全面加强,综合交通、能源、数字、通信、物流枢纽加快建成。高水平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深化省内开放口岸建设,实施口岸功能提升工程。通过推进更高水平贸易通关便利化、大力培育跨境贸易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大力吸引优质外资集聚、服务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实现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显著提升。高标准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机构,切实增强昆明在云南省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
国际合作的影响力。提升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澜湄合作论坛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创新“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贸易”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会展与产业高效联动、高质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行政审批和服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推进“诚信云南”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和守边固边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合作。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恢复提升边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推进旅游景区、住宿、餐饮等旅游业薄弱环节的投资建设。共同推动“旅游先通”,建立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进一步开发“澜沧江—湄公河”跨国黄金水上旅游线路,使澜湄国际旅游合作体成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中最活跃、最紧密的一部分。
政策创新的引领力。抢抓RCEP机遇,积极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用足、用好国家赋予的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赋权力度,进一步强化压力测试力度,在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改革探索,积极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平等对待市场主体,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通过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通过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按照“菜单式”改革,在重构管理架构、创新运营模式、优化人事制度等方面形成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改革创新成果。(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省情和资政研究院 李鹏飞 官秀娟)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