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7月19日,记者探访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下称“木水花市场”)时总经理成爱丽说,今年以来,“木水花市场”陆续发现3种罕见的可食用野生菌——中华美味蘑菇、橙黄疣柄牛肝菌和紫褐牛肝菌。至此,“木水花市场”共发现266种可食用野生菌,罕见野生菌在此“露面”是常有的事,由于“木水花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国20多个省份的食用野生菌都汇聚于此。
公开数据显示,“木水花市场”野生菌交易量占云南省的90%,占全国的70%,是驰名中外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从2005年交易量1.97万吨、交易额19.7亿元发展到2022年交易额77亿余元,屡创新高。
规范管理 确保菌子信息可追溯
作为全国最大的野生菌批发市场,“木水花市场”既是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市场部主管翟占世介绍,近期“木水花市场”日交易量达300吨,预计到8月份将达最大峰值;日交易额3000万元,日人流量2万人次。24小时连轴交易的背后,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市场管理。
成爱丽介绍,为保障野生菌交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巡查,看到陌生的野生菌品种会拍照上传给专家鉴定,如果不可食用,立马销毁。此外,市场创建了一个云南野生菌的服务群,群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团队,采取“商户主动上报、专家鉴定”的方式来进行把控和管理。与此同时,木水花市场也禁止售卖在全国范围内有中毒记录的菌种。
“我们每年都会对商户进行培训,比如不能以次充好,也不能乱涨价,更不能缺斤少两,要诚信经营。”成爱丽介绍,市场设置了4个公平秤,对于诚信经营的商户,市场会发放“诚信经营户”的牌子,鼓励商户诚信经营做好表率。“一些消费者看到‘诚信经营户’的牌子后,就有安全感,钱花得放心、安心。”
同时,市场还设置了“315投诉站”,内部处理交易矛盾问题,群众处理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
正是由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注重对野生菌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交易品质与诚信建设,使得市场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人无我有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云南野生菌是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云南做的都是比较稀有的人工栽培食用菌,所以我们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无我有。”成爱丽表示,2015年以前,市场销售的野生菌主要以本省的为主,近几年外省的量开始加大。由于当时省外人对野生菌认知较少,加大了对云南菌子的宣传,包括“新菌”“毒菌”“食用菌”等。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效应,此后省外开始开发野生菌并运往“木水花市场”进行交易。
“创新是我们市场发展的核心,否则就会被市场落后。”在成爱丽看来,市场的变化特别快,企业要跟上这种快节奏,与时俱进。
为开阔商户视野,拓展市场流通信息,市场每年都会带着商户到福州、上海等地学习、交流,以保证市场货源丰富、食品安全。此外,当遇到供不应求,没有货源的情况时,“木水花市场”主动扮演起“桥梁”的角色,积极嫁接全国各地的货源,以保证市场货源供应,为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不断创新和提高交易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成爱丽所说:“看到外面的世界,才知道自己的世界该如何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2015年,“木水花市场”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将眼光瞄准电商渠道,开辟了野生菌销售新渠道。在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随处可见在打包野生菌的商家,大量的野生菌通过物流销往全国各地。疫情期间,由于外省客商难以来到现场,直播卖货成为大部分商户销售的重要手段。目前,木水花有20多个专业直播团队,有1/3的个体商户实现了直播带货。
为了让更新鲜、更高品质的野生菌走上客户餐桌,市场通过加强保鲜冷藏、冷链物流服务建设,积极与顺丰、圆通、邮政等多家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第一时间把菌子送到客户手中,物流公司建立了在快递包装盒上贴标签的保鲜机制,当地的快递员看到该标签就会第一时间把装有菌子的快递优先送到客户手里,极大地促进了野生菌的品质保证与新鲜保障。
如今,“木水花市场”已实现四季供货、全天24小时交易,从成立之初的30家商户到现在的1200多家,历经18年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目前,市场直接就业人员1万多人,其中有6000多人是固定就业,4000多人季节性就业。”成爱丽介绍,庞大的市场还催生了很多新工种,包括刮菌师、洗菌人、包装工和鉴定师等。此外,市场还有很多“菌二代”“菌三代”,围绕野生菌交易,他们还发展了仓储、物流、加工、餐饮等相对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
从无到有到享誉全国,走向世界。18年来,“木水花”仍在书写更多野生菌的故事,为“云菌出滇”再添动力。(记者 赖蕊 实习生 张媛源)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