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业由“种植生产型”转向“市场服务型” 斗南新花农角色升级变产业服务者

来源:昆明日报 2019-06-24 11:21:0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6月21日18时,在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大厅里,经营着一家鲜花贸易企业的郑宇强正不断按下交易键拍下花卉,之后经过物流运输中心,这些鲜花将在次日到达北方市场的客户手里。

  30多年的发展,斗南片区的鲜花交易从最早的村镇集市发展成为年交易额近70亿元的国际花卉贸易中心,花卉这种“彩色农业”的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斗南的日新月异,同时,新一代的斗南居民,也正在享受产业化发展带来的福利。

  发展机遇 花农是斗南最早致富的人

  郑宇强的父辈,是斗南最早的一批花农。“我父亲和叔伯们从1987年就开始种花、卖花,那时候是用自行车驮着鲜花去城区卖,昆洛路还没修通的时候,经常是凌晨出发,傍晚才能回来。”郑宇强还清楚地记得儿时的一些场景。“那时候的花农赚的就是辛苦钱,不过相比蔬菜,鲜花的价格差不多是两三倍,花农也是村子里最早致富的一拨人。”郑宇强说。

  也是在那一年,同样是第一批花农的华明升开始了他的销售生意,“最早的时候是拉到城里去卖,后面种花、卖花的人多了,村里还形成了一条花街。”华明升回忆,1992年斗南最早的花街靠近村口的一条公路,长度只有100米左右,生意好的时候总是挤得满满当当的。1999年,借昆明世博会之机,原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占地56亩的老市场,是当时省内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

  “世博会上,看到其他国家把花卉产品做出规模,才知道花卉生意大有可为。”华明升说。2003年,华明升联合几个朋友开设了自己的园艺场,规模化进行花卉种植和苗木培育,后来又开设了花卉贸易公司。现在,华明升还与朋友合伙开设了加工花卉、制作花卉工艺品的技术公司,开发更多的花卉产品,生意也做到东南亚、欧洲等地。

  作为最早的花农代表,华明升的发展轨迹也与昆明花卉产业的发展脉络一致。1994年,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第一次花卉生产现场会,提出把花卉生产特别是鲜切花生产作为新兴产业来抓。随后,当时的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把花卉产业列为十大产业之一加强建设,全市花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99年,借助世博会在昆召开之机,原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投入使用,“昆花”品牌正式走向国际市场。

  产业之路 集约化助推云花走向世界

  当郑宇强接过了父辈的生意时,他却并没有像父辈那样整天埋头在田间,“开放市场,花卉生意也不能只是看到斗南这一块了。”毕业后,郑宇强开了一家花卉贸易公司,还在昆明城区开了一家形象店。“父辈辛辛苦苦做花农,一辈子也赚不了多少钱,我们年轻一辈就要学会利用市场做大做强。”他说。

  让郑宇强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斗南花卉产业版图的不断扩大。2012年,总投资近40亿元,面积达1020亩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为支持花卉产业发展,这一年昆明市还专门挂牌成立了“呈贡新区斗南国家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内各企业的商洽对接、项目报批、对接政府,还组织、指导承办花卉博览会、农博会等,不断提升“斗南花卉”品牌效应。

  2015年,园区一期286亩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新增了一座现代化的花卉交易中心,周围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也让斗南花卉交易迎来新的改变。“从田间地头,走向了专业化的交易市场。”这是这次改变带给花卉经销商周恒最大的感受。“老市场更像是一个集贸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原来的市场根本就装不下,市场外很多临时摆摊的,不仅使市场秩序混乱,也影响了整体市场价格。”这种改变,也是昆明花卉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结果。

  “早上,通过物流收取提前预订的鲜花货物;中午,在门市接待看花、买花的游客;下午,到交易中心拍单运往省外货品。”简单的几条线,构成了经销商吴宗福的日常工作。“现在这里寸土寸金,不再是之前单纯只能种花的土地了。”他感叹。

  深夜,斗南迎来一天中最为繁忙的时刻。每天,100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在这里上市,500至800吨鲜花销往世界各地。从这里出发,花卉外贸可以辐射俄罗斯、波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斗南花卉园区管委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斗南市场鲜切花交易额达到68.64亿元,交易量达82亿枝,比2017年63.82亿元的交易额和76.34亿枝的交易量分别增长了7.6%和7.5%。

  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由斗南辐射开来的花卉种植和贸易,已经扩展至昆明的晋宁、富民等地,形成了一个国际花卉贸易中心、多个生产种植区域的完备产业格局,斗南的花卉产业也由“种植生产型”转向“市场服务型”。

  现在,像郑宇强这样的新“花农”也不再挽着裤腿下田施肥耕作了,他自己家的土地也被重新规划为产业配套加工厂房区,原来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斗南“花农”们,也转变成一个个花卉“产业服务者”。

  角色升级 特色小镇丰富产业外延引领融合发展

  今年4月,斗南花卉小镇产业配套服务区一期项目用地成交,该项目用地将围绕花卉小镇的交易核心功能“补短板、强基础”,建设花卉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花卉冷链物流园、金融结算中心、总部办公、电子商务交易、经纪人商务公寓、海关商检一站式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产业转型,带给斗南更大的发展机遇。2017年4月,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斗南花卉特色小镇入围云南省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之列,今年5月,中国特色小(城)镇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中国特色小(城)镇2018年发展指数报告》,斗南花卉小镇入选最美小镇50强。

  在斗南花卉产业园游客接待中心,园区旅游文化公司负责人毛海鹏正在向前来参观的客商介绍园区产业情况,一旁的商城内,是汇聚花卉手工艺制品、香料精油等花卉增值产品销售区,而这里也是接待游客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花卉产业带动旅游,每年接待游客将超过150万人次。”毛海鹏介绍。除了旅游产业,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内现有大中小微企业、经营户2200多家,花卉相关业态总交易规模每年达180亿元。

  产业升级,斗南也出现了更新一代的花农。“花卉产业带来契机,借助区域交通和旅游优势,我们联合云南省江西商会在此打造酒店用品博览中心。”江云酒店用品博览中心马超群介绍,作为主城区主要的批发交易市场对外疏解目的地,未来将在此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酒店用品产业集群,借助酒店休闲产业布局,丰富花卉产业链外延。

  在去年举行的“斗南花卉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呈贡区提出将斗南花卉小镇建设成为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到2019年底,斗南花卉小镇初步建成,形成主导产业特色凸显、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亚洲第一交易中心的地位。

  驾车回家的路上,郑宇强指着今年4月建成通车、横跨昆玉高速的呈荣大道对记者说,自己现在正计划和朋友开设一家冷链物流公司,“斗南现在的花卉生意越来越丰富,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记者 陈辉)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