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菜产业再升级

来源:云南日报 2019-08-09 11:00:3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油菜是云南90%以上的自产食用植物油源。然而,生产水平不平衡、旱地种植面积大、单一品种应用面积小等短板,一直是云南油菜产业转型升级路上的痛点。

  对策

  省内外多位油菜专家认为,云南油菜应突出特色,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以合作成果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让“一壶油、一朵花”经济更加亮丽。

  机制创新  强合作补短板

  在云南,油菜的“分量”颇重:全省主要的食用油料作物,全省90%以上的自产食用植物油脂来源。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持,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罗平县种子管理站、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等10余个单位参与完成的“早熟高含油量油菜品种培育及高效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再次把云南油菜科研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一多部门分工协作完成的项目,共研发5个品种,形成4项核心技术,2018年应用面积202.9万亩,在全省的覆盖率达45%。

  “云南省有100多个县(市、区)可种植油菜,冬、春、夏季均有种植。目前,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约450万亩,总产60余万吨,事关 1200万农民的收入问题。在罗平等油菜主产区,种油菜的收入是农民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了家庭农业收入的近30%。”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李根泽研究员介绍。

  多年来,在科技强有力的支撑下,云南油菜在全国形成独特优势。然而,大分散、小集中,生产水平不平衡;旱地种植面积大,约占55%以上;常规品种为主,单一品种应用面积不大等短板,给云南油菜出了一道道难答的“考题”。

  如何补齐短板,答好“考题”,促进油菜产业转型升级?李根泽率领的科研团队率先在工作机制上破题,着力推进“两个合作”。一是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以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为主线的“体系支撑、政府推动、多级联动”的技术推广和服务模式,建立了国家产业指导体系,由省、州(市)、县(市、区)、乡(镇)合作开展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和机械等全产业链的多项重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取得多个重点突破。二是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探索建立“科研+推广+基地+加工”成果转化模式,提高示范区良种覆盖率,打造云南菜油品牌。

  通过机制创新,云南省构建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主要州(市)参加的全省育种研究和成果示范协作网络,建立了跨单位的育种基地、产区新品种评价及示范推广基地、规范化种子生产基地,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云南乡村振兴。

  推动合作  增活力见成效

  对外,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加强对接,紧密合作,共促创新;对内,整合资源,省、州(市)、县(市、区)、乡(镇)四级上下联动,“一盘棋”推进成果试验示范和转化应用……回眸云南油菜的发展,不难发现,这不仅是一条创新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合作之路。合作如串珠红线,促成了多个重大成果的诞生。

  合作成果一: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开启快捷育种之门。在省科技攻关项目、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省财政支农项目、省引智项目等支持下,省农科院经作所油菜团队通过油菜小孢子培养条件的优化、组合,结合云南独特的优越自然条件,建立了全国领先的油菜高效小孢子培养育种技术体系,将油菜新品种的育种时长由传统杂交方法的8至10年缩短为5年以内,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合作成果二:推动罗平县旱地油菜开创全国4项第一。“云花油”“云油杂”系列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罗平旱地油菜种植面积、单产、直接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4项指标达到全国第一。罗平依托80余万亩油菜,形成了以油促游、以游带油的“油、游”产业模式,全县油菜花节期间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的60%,油菜带动实现的产值远高于油菜籽总产值。

  合作成果三:国家、省、州(市)、县(市、区)“多级联动”的国内合作模式,让临沧市早熟油菜声名远扬。在临翔区,经国内专家测产验收,“云油杂10号”等品种三年创4项早熟油菜全国高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456千克。同时,临沧市还积极探索推动油菜产业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油菜“优良品种、绿色栽培、本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增值”的发展目标。去年的实产验收中,3户农户平均亩产量达379.43千克,小榨出油率达42.36%,折合亩产油量160.72千克,亩产值达2890元。

  合作成果四:助力企业打造“两高”菜油。面对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守品牌”的需求,云南省油菜科研团队与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科企合作,着力开发具有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在全国首创滇雪牌“清香菜籽油”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公司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达到70%。

  着眼未来  挖潜力创品牌

  每年早春,高黎贡山脚下的腾冲市界头镇,万亩油菜花灿烂盛放,遍地“流金”的油菜花海犹如浓墨重彩的绚丽画卷,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不仅仅是腾冲,在罗平、临沧、广南、玉溪等地,金灿灿的油菜花带给人们别样的风景,也让人们记住了乡愁。

  “云南大多数产区油菜开花期集中于春节前后,早于国内其他产区,民族及自然特色鲜明,应探索‘油菜花+’模式,拓展休闲和生态功能,打造‘油园、菜园、花园、蜜园’示范亮点,以亮点带动新增长,打造‘一壶油、一朵花’经济。”对于拓展油菜的多功能,李根泽科研团队有着深入的思考。

  云南是传统农业区、生态保护重点区、重要旅游观光区、对周边国家农业的辐射带动区,油菜如何发挥好“春季第一枝花”的支撑之力?李根泽认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强化合作创新,做强油菜科研很重要。他提出,在国内合作方面,应发挥云南资源优势、产地生态优势、地缘优势、气候优势和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突出特色,努力争取承担国家任务,在云南建立健全技术集成体系、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这三个体系;在省内合作方面,突出种植绿色化、服务专业化、产出多元化、品牌特色化,在品种、技术、产品上取得成效,以合作成果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油菜的发展,还得到了国内不少科研“大腕”的高度关注。著名油菜专家傅廷栋院士建议,云南油菜生产应挖掘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两大潜力,创出优质油菜油、油菜花与云南美结合的旅游品牌两个品牌,抓早熟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两个重点,利用云南独特自然气候条件和在国内有特色的小孢子培养技术,为全国一年三熟油菜产区早熟、特早熟油菜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和技术支撑。

  著名油菜专家王汉中院士认为,云南应在油菜产业中注入科技元素、民族元素、文化元素,进行多元化、高值化、品牌化开发。

  加强合作,共谋云南油菜产业腾飞。“十三五”期间,李根泽科研团队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主持课题1个。相信汇聚了省内外智慧力量的云南油菜,必将迎来新的飞跃。   (记者 陈云芬)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