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实体经济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炉坊矿业厂房内部建设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红河州将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向违法行政“亮剑”,对权力任性“问责”,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发展,让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红河,推动招商引资从单纯引资为主向引资、引技、引智转变。打造尊商、安商、富商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从而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户红河,以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红河州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炉坊矿业矿山基地风光
坚定投资信念
走自主创新之路
初次到云南投资,投资商发现西部与东部差距较大。走进云南红河县,这里地处云南省红河西南部, 红河中游南岸。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红河绕县境北缘奔流而过。红河县是我国哈尼族人口数最多的县,有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哈尼村寨,民族文化浓郁,梯田等自然景观优美。这里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是中国陆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属于西部较为边缘的县城。居民主要靠养殖牲畜、种植水稻和棕榈为生,经济收入形式单一,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红河县委、县政府摒弃传统思维模式,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了投资商在红河投资的信念。经过投资商多方考察,云南省最大的现代化铜矿产业基地——红河县炉坊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炉坊矿业”)落户红河县迤萨镇。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炉坊矿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积极开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辟新兴市场;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培育自主炉坊品牌;着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多年来,炉坊矿业秉承“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宗旨,带动劳动就业,振兴地方经济,实施企业扶贫,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产业脱贫做出了突出贡献。
转变观念
走改革创新之路
红河县炉坊铜矿金属采选厂,原本是金属加工企业。由于一直靠传统工艺运行,成本过高,再加上没有资金投入,没有创新人才,没有高科技引入,导致企业发展出现瓶颈,一直处于连年亏损状态。红河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上亿元资金,于1995年9月重新组建成立了炉坊矿业。
新成立后的企业团队,坚持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合作共赢的企业理念,上下团结一心凝聚共识,激励团队共同奋斗,成为推动炉坊矿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炉坊矿业坚持用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谋划和解决好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用ISO9000国际标准化认证管理体系,引进高科技人才,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利用资源,提升技术标准,降低生产能耗,充分节约成本,坚定不移走改革创新之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炉坊矿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大铜自主产业的优秀品牌。企业涉及有色金属包含铜矿业投资、加工以及半成品制作,连续多年实现税收约1500万元, 解决了近千名劳动人员就业。
炉坊矿业的成功,源于坚定的信仰和艰苦的实践,源于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完善,源于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和西部大开发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炉坊矿业坚持以产业扶贫为己任,把自身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相结合,在推进民族自主品牌、自主产业、自主创新进程中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与担当。
整合优势资源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面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炉坊矿业积极顺应经济新常态,提出“创新发展、整合资源、开放共赢、共享成果”的发展理念,认为要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整合优势资源。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原国土资源厅)出具的《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证明》,云南红河县炉坊铜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已经备案。评估基准日2011年4月30日,评估结果价值5429.55万元,评估服务年限24.73年。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出具的《云南省红河县炉坊矿业公司铜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中指出,炉坊矿业矿区资源量(332+333)矿石量717.98万吨,铜金属量80239吨。其中(332)类矿石量454.41万吨,平均品位CUI.12%;(333)类矿石量263.57万吨,平均品位CUI.13%,炉坊矿业矿区面积1.39平方公里。经过地质专家勘测,炉坊矿业矿区发展潜力巨大,储量比较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这是炉坊矿业发展课题。只有调整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才能将资源优势发挥出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能结构,才能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改造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4年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随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2015年5月29日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早在4年前,红河州红河县政府多个部门就曾下发文件,将炉坊矿业列为“改造升级企业”。
2011年5月,云南省红河县发改局对炉坊矿业下发文件,要求对现有的矿山、选矿车间、配套设施、尾矿库进行改造。经过改造后的炉坊矿业,其开采模式由原来露天开采改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主体工程);生产规模由原来的年产3万吨,增至如今年产25万吨;选厂采矿量由原来日处理400吨原矿石,提升到1000吨;尾矿库扩容97.3立方米;矿山设计服务年限14年。
2012年,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炉坊矿业下发文件,要求实施安全改造升级建设,打造“安全升级版”采矿模式。2012年1月8日,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昆明召开,炉坊矿业提交的《红河县炉坊矿业采矿工程初步设计及安全》一致通过专家组审核。2012年1月12日通过专家组复审,2012年3月9日再次递交修改后的安全设计,3月12日审查,3月19日通过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批。
2012年1月,云南省红河县水务局对炉坊矿业下发文件,要求实施改水土保持工程,打造“水土保持升级”版采矿模式。2012年1月,进行开工建设。为保证项目实施,炉坊矿业通过银行贷款,筹措资金1.6亿元,全部完成了扩建规模化生产,实现了水土保持、安全安监技术设施、设计的全面改造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含量。炉坊矿业之所以得以快速发展,在于走科技发展之路,努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就是掌握开采、利用、循环、节约等铜业核心技术,积极进行结构优化升级。炉坊矿业从当初产品单一铜开采到形成产品多元化格局,优化了产品结构,开发了高附加值的产品,产品科技含量倍增,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使企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现如今,炉坊矿业技术改造完成带动1000多人就业,年缴纳税款2000多万元,在册人员总数255人,生产人员233人,管理后勤22人,成为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企业。
强化责任担当
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炉坊矿业生产,会不会对县城和周边村民安全、环境带来影响呢?对此,炉坊矿业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2012年5月,经过红河州发改局和国土资源局、红河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评审,时任副县长李玉福为组长,安监局局长马斗轨为副组长,县级十几个相关单位组成工作组进驻铜矿,历经两个多月实地调查核实,专家组评估认定:炉坊矿业公司环境与地质通过验收。
2014年12月,云南省红河州政府常务副州长丁新忠对红河县政府批示,由县政府出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对炉坊矿业做地质灾害、安全、环境影响、放炮震动等全面专项评估。有关专家多次到现场实地勘测,采集样本数据,多次现场试验形成卷宗。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有色金属权威专家组经过综合评估,出具专家组评估意见“炉坊矿业公司开采不会对县城及其周边建筑物及环境、安全带来威胁和危害,炉坊矿业可以继续开采”。云南省安监局杨亚林局长为此作出批示,认为符合开工条件,继续恢复生产。
一直以来,炉坊矿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累计投资了2亿多元,用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设施的升级改造,在全国同类铜矿企业中,率先做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安全生产零事故,被州县两级人民政府授予标兵企业奖牌。
提升素质
走共同富裕小康之路
炉坊矿业是红河县的纳税大户,年缴税款2000多万元、规费300多万元,缴纳水电费1500多万元,支付运输费近2000万元。公司直接招收当地300余人成为公司员工,带动相关产业1000多人就业,特别是建成了年产25万吨的矿石采选基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涛惊浪骇的市场中乘风破浪,在波谲云诡的困境中坚韧不拔。炉坊矿业成立多年来,不但在非公有制企业领域创造了经济奇迹,还演绎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经典传奇。形成了一种炉坊精神,即自主开发的创新精神、掌握核心技术实施科学发展的进取精神与能源经济转化为生态经济的创新精神。并创造了独特的炉坊企业文化:创造价值、奉献社会。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展示开拓者良好形象。企业生存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坚持自强自律、提高自身素质,是一个企业做强做大的不二法门。
多年以来,炉坊铜矿重视企业形象,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大量资金用于扶贫济困、从事社会福利。公司与周边3个村寨1268人签订了扶贫协议,每年补助小学生每名500元、中学生每名1000元、大学生每名2000元,还集资百万元建盖希望小学,并为政府、部队和社团组织等63家单位提供电脑等办公设备。公司为附近村寨修桥铺路,推进土地复垦,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造福后人,受到了社会各界交口称赞。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着力发展民族产业。炉坊矿业公司作为一家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企业,始终认为只有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致富不忘人民,做到先富帮后富,才能更好地体现企业自身价值,实现企业更好发展。炉坊矿业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帮扶”工程、公益行动、光彩事业等活动,加快红河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炉坊矿业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当地民族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价值观,不断完善产业化扶贫、智力扶贫和就业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而贡献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腾飞
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致力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依法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不达标、营商环境恶劣且长期得不到改善、发生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的地区和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严肃追究其责任。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这些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措施,就像‘定心丸’,有力提振企业家创业兴业的信心和热情,促进企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前行。”炉坊矿业董事长洪仪说。 (本文配图由炉坊矿业提供)
中国改革报社记者:王 志 汪 静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