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供图
成立一年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紧紧抓住“沿边”和“跨境”两大特色,秉执“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切实当好沿边开放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加强与红河综合保税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从而使红河片区呈现出了崭新面貌。
制度创新
一年来,红河片区立足“沿边”“跨境”特点,对照《总体方案》涉及红河片区的147项改革试点任务,其中国家级首创任务5项和复制推广任务142项(作为主试片区试点任务12项和试验片区试点任务130项),从权限下放、跨境人力资源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入手,已启动试点任务127项,自评完成16项。制度创新方面,在第一批上报26条经验案例线索基础上,初步形成14个经验案例,其中5个创新性高、系统集成度强的案例已经省自贸办评审上报商务部,9个经验案例优化完善后上报。与此同时,红河片区对照国务院公布实施的223条复制推广改革试点成功经验,已复制推广56条。经第三方机构评估修改,云南省自贸办评审后报商务部的5个经验案例。
供图
引资引智
一年来,红河片区坚持“一把手”招商,先后赴昆山经开区、吴江经开区、上海临港新区等地考察交流,主动到上海多家公司招商洽谈合作。挂牌以来,成功签约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协议总投资342.18亿元。推动招商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多家企业正常开展贸易业务,开票金额达6.48亿元,累计贡献税收1365.9万元。云南某国际贸易产业园入驻企业57家,某数据经济产业园引进企业35家,上海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丝路汇商”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企业10家。河口某食品产业园、中国·河口某能源示范站等招商项目顺利推进。在引智方面,按照“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思路,围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坚持全职招、柔性引并重,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做好人才交流工作,协调广东财经大学、昆明海关等部门人才到红河片区管委会挂职,充实管委会领导班子力量。
项目建设
一年来,红河片区围绕目标定位,对标对表上海、深圳等,聚焦改革创新试点任务,突出沿边开放特色,按照“多规合一”的规划要求,高标准编制红河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目前已编制完成。推动项目建设。制定《红河片区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2个,总投资约640亿元,梳理分为申报专项债、预算内、市场化投融资三大类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加快园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标准厂房、生活配套设施和路网等基础配套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海关监管区、中小企业孵化园、数字自贸、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前期,已完成规划设计和可研编制。
供图
转变职能
一年来,红河片区着力完善企业投资促进、保护功能、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按照便利、高效、透明的原则,为企业投资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项目的洽谈、签约过程中,组建工作专班推行“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免费帮办服务。组织编制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手册,将企业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衰退期3个阶段,及时梳理每个阶段企业需办理的审批事项及办事指南,并安排帮办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免费帮办服务。同时,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立行政审批局,将涉及投资项目审批的6家部门35项事项权限划转至行政审批局,统一加盖行政审批局专用章,在红河州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将投资项目审批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每个阶段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办理、一并审查、一章审批”的“四个一”审批模式,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最快45个工作日;积极探索“区域评估”和“先建后验”模式。
一年来,红河片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思想定位在高站位上、把心思定位在干事业上、把能力定位在干成事上,从而使红河片区呈现出了崭新面貌,绽放更加美好的未来。(黄俊云 单莉云 杨利容)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