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转型拓展新市场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4-22 10:23:3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需求有序释放  市场逐步回暖
                钢铁行业转型拓展新市场

  日前,工人在唐山市丰润区一家钢铁企业炼钢炉前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业,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钢铁业,世界钢铁业的“半壁江山”。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钢铁业的生产运行造成哪些影响?企业能否战胜困难、度过危机?市场的变化又带来哪些新机遇?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调查采访了多家钢铁企业、多位行业专家。

  物流瓶颈及时打破,下游行业复工复产

  钢铁市场逐步回暖

  “2月10日,800吨;2月20日,2000吨;2月25日,3000吨;3月初,4500吨,基本恢复往年水平。”看着连日攀升的钢材出货量曲线,河北永洋特钢公司办公室主任贾发岭长舒了口气,“3月份以来,公司经营逐步恢复正常。”

  “从紧张、焦虑到坦然应对、从容坚定。”过去3个月,不少钢铁企业有着与永洋特钢相似的经历。在我国,多数钢厂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生产具有连续性,通常在春节期间也不停工。然而,疫情的袭来却打乱了不少钢厂的生产节奏。

  “最大难题是物流受阻。”贾发岭告诉记者,由于春节前后各地加强了交通管控,原料运入和产品外运受到不小影响,“公司节前备下了1个月的原材料,倒是能让生产线转起来,可车辆进不来、产品出不去。”到2月中旬,企业库存一度达到17万吨,比正常水平高出一倍多,“连角落都堆满了货,我们一直犹豫停不停工”。

  贾发岭的担心,随着物流的日渐畅通逐步消散,“2月17日起,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落地,一下子调动起货运企业的积极性。2月下旬,各地陆续放开交通管制,公司再没遇到什么物流问题,行业运转也开始恢复正常。”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统计,到2月21日,钢铁会员企业开工率已达96%,长流程钢铁企业基本都在保持生产。

  受疫情影响,建筑、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延期开工,导致下游需求下降,不少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减产限产、停产检修。沙钢集团一度停产了3座电炉、3条棒材线,2月份产量下降9%左右。

  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来看,1—2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为103.34点,同比下降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8219.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8.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4%、34.4%。需求延迟、市场低迷、钢价下跌、收入利润下滑,成为前两个月钢铁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

  “疫情不会影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有竞争力的企业也绝不会轻易被疫情击垮。”正如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所言,压力面前,绝大多数钢铁企业有足够的底气战而胜之。

  “河北邯郸周边的钢铁企业目前都熬了过来。”贾发岭认为,经历去产能之后,目前存活下来的钢铁企业大多“身强力壮”,2016年、2017年部分钢材产品吨钢利润一度升至千元,也让不少企业拥有了挺过去的“本钱”。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使钢铁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资金效率明显改善。”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分析,虽然当前钢铁企业资金回笼难度有所加大,但资产负债率仍处健康水平,“随着需求恢复、库存下降,钢价有望止跌趋稳,资金紧张会有所缓解。”沙钢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少慧也表示,国家为帮助企业出台了一系列金融、财税政策,“即便有些企业现金流可能出现问题,也能通过贷款展期和增贷渡过难关。”

  “最困难的2月份已经过去了。”进入3月以来,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逐步加快,钢铁行业正持续回暖:3月初,中国宝武复工率达到92%左右,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4%左右;3月下旬,沙钢恢复产销平衡;4月初盘点,河北永洋特钢在3月份实现盈利,扭转了前两个月的亏损局面。

  下游需求有望企稳回升,整体库存仍处较高水平

  企业要合理调整生产节奏

  “对需求端的影响大于生产端”,是不少钢铁业人士对疫情影响的基本判断。身处原材料行业,许多钢铁企业在市场供大于求的当下,时刻关注着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些领域的需求确实出现了收缩迹象。有企业表示,虽然近期国内汽车主机厂陆续恢复生产,但产量不及以往,4月份汽车钢订单量有所下降;有企业反映,国际疫情的持续蔓延,对钢材以及家电等下游行业的出口造成不小影响,钢材出口需求不容乐观。

  更多人看到的,是种种积极有利因素。“短期来看,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稳增长措施落地,钢材需求有望企稳回升。”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预计,第二季度起,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将有所好转。

  建筑用钢需求有望攀升。“‘新基建’最近很热,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想看看会给钢铁业带来什么机会。”在贾发岭看来,虽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的是“数字化”,但大多数设备制造依然离不开钢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也认为,下一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等与新型城镇化有关的建设项目将陆续落地,进而带动建筑用钢需求提升。

  制造用钢需求总量稳定。“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后,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填补停工期间的产量损失,短期内生产节奏被打乱对全年制造用钢需求的影响有限。”何文波补充道,疫情期间消毒柜、除菌洗碗机、空气净化器等健康类小家电逆势增长,也会给钢铁业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特殊时期研判市场,无需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据统计,虽然3月份重点钢铁企业整体库存有所降低,但总体仍处较高水平。单看企业库存指标,3月下旬为1806.7万吨,比3月上旬最高时下降了15.6%,但相较年初,还是有89.5%的增幅。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董事长陈德荣分析,钢铁业正常运转需要依靠下游行业复工复产,虽然下游企业陆续复工,但产能利用率提升尚需过程,钢铁企业消化库存也需再等待一段时间。

  “一个行情一个活法。”在贾发岭看来,当前形势下,钢铁企业更要稳扎稳打,“生产上,要根据需求释放节奏谨慎排产,如果大家都‘多干快上’,库存问题会更严重;销售上,薄利多销、抓紧出货,尽量回笼资金,再根据形势一步步扩大生产。”鞍钢集团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在保产前提下,控制合理库存,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控制采购节奏,做好采购风险防控;利用好期货工具,降低采购成本,规避市场风险……

  日前,中钢协已呼吁钢铁企业紧盯下游需求动态,根据本企业订单、资金、运输等情况,及时、合理调整生产节奏,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防控风险,避免恶性竞争。从3月份数据来看,钢铁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重点统计钢企累计平均日产粗钢、钢材分别为169.5万吨、176.6万吨,环比分别下降3.1%、1.7%。

  加快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重组整合

  抓住产业优化升级机遇

  凡事皆有两面,挑战背后有机遇。疫情虽对钢铁业造成短期冲击,却也让企业更加看清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少企业表示,将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让制造“强”起来——加快智能制造,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综合实力。

  控制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用机器人、设备一律远程监控、销售采购等服务一律上线——作为全国钢铁业“领头羊”,中国宝武2018年起推进的智能制造“四个一律”为应对风险提供了有力武器。“由于实现了远程运维,现场不需员工,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受到波及很小。”在陈德荣看来,疫情冲击让大家对智能制造的认识更加统一,投资意愿更强烈。

  “疫情期间,智能化水平成为左右企业正常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李新创认为,钢铁行业应以此为契机,抓紧做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工作,补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定制化智能制造、智能化硬件等方面短板。

  让产品“精”起来——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像兴澄特钢这样的企业,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的特钢产品,毛利是普钢的两三倍,这就是我们的榜样!”贾发岭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今后钢铁企业不能只生产普通货品,而要通过转型升级,走竞争差异化、产品特色化之路,“只要产品过硬,企业在市场波动时也能站稳脚跟。”

  “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产品进口、技术引进、人员交流等受到一些影响,钢铁业应以此为契机打破‘等、靠、买’念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李新创建议,下一步应调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营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高铁列车车轴、车轮、轴承、高磁感取向硅钢等关键产品实现技术突破。

  让结构“优”起来——加快联合重组,适当提高行业集中度。

  “中国钢铁产量大,但存在企业规模小、分布散、装备水平低、行业秩序比较乱的情况。”陈德荣认为,这就要求我国钢铁业提高集中度,而眼下最合理、最经济也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联合重组并购,“企业单打独斗能力有限,重组则会带来多方共赢。”李新创表示,疫情影响下,部分企业经营效益下滑,有的出现了周转资金紧张,重新唤起了重组意愿,“钢铁业迎来了兼并重组的窗口机遇期。”

  陈德荣表示,中国宝武完全有信心和决心经过努力完成全年目标;沈文荣表示,沙钢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积极作为,千方百计把耽搁了的时间抢回来……展望未来,一家家钢企像坚韧的钢铁一样充满信心、斗志昂扬!(刘志强)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