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核心阅读
8月起,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陆续恢复线下演出,文艺舞台再次热闹起来。疫情防控期间,剧团、剧场、演员不懈努力,有的尝试“云创作”,有的拓宽经营思路,有的停演不停练……当舞台灯光重新亮起,照亮的有他们的坚持,也有观众的期待与欣喜。
中国歌剧舞剧院——
时刻为复演做准备
8月5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歌剧《盼你归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拉开了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复演的序幕。
当天,360多名观众热情高涨。“演出在掌声中开场,谢幕时全场起立鼓掌……这些鼓励和支持,让我们十分感动、深受鼓舞。”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田彦坦言自己很久没有这么激动了,“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田彦说:“我们感受到了观众的全力支持,我们也拿出了全部的艺术激情回应他们。演员和观众热情的碰撞,共同成就了这部作品。”
对演职人员而言,这场演出意义不凡,“有种经历了长期闭关后接受检验的紧张和激动,大家憋着一股子劲,在现场尽情释放。”演出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而田彦深知,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几乎一天都没中断的“居家大练功”。
疫情防控期间,创作团队对剧本进行了10多遍打磨修改,演员也每天进行视频练习和交流,全团上下时刻准备着线下演出的重启。“到8月2日,我们进剧场排练,只用了3天时间便高效地让全剧‘立’了起来。”田彦感慨。
疫情是挑战和考验,也是倒逼和催化。田彦说,这让演职人员有机会深入思考职业价值、沉淀文艺热情、积累创作素材、珍惜自身事业。“演员们更加热爱和渴望这个舞台,富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田彦说,排练时所有演职人员都戴着口罩,“说话都憋得慌,更别说演唱和表演。但大家都不将这看成多大的困难。”
接下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将陆续推出舞剧《英雄儿女》《李白》、音乐剧《一爱千年》、音乐会版歌剧《张富清》、歌剧《江城记疫》等线下演出。田彦说,这次上演的《盼你归来》,也表达了演职人员盼望回到舞台、盼望与观众相聚的心情。
对于未来的演出市场,田彦说,这段时间里大家对“云演出”“云创作”“云观剧”“云排练”等线上创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后要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有机结合,实现多形式创作、多渠道传播、多平台盈利。(郑海鸥)
开心麻花剧场——
不惧困难尝试新突破
8月14日,在四川成都开心麻花环球汇剧场,300名观众一起欣赏舞台剧《婿事待发》,有趣的剧情引发一次次全场爆笑。
6月25日,开心麻花环球汇剧场正式恢复营业。自营业起,《婿事待发》便连演3天,吸引了不少观众。同样的盛况也出现在广州正佳开心麻花剧场,演出票全部售罄。
“我们被全场观众的热情震撼到了。”开心麻花西南公司总经理李燕回忆,复工那天,三成的上座人数却有比满座时还高的喝彩声,全场掌声欢呼声不断,“人们对线下文化演出太渴望了。”
受疫情影响,开心麻花环球汇剧场今年1月21日起便停止各项活动。演员孙乾瑞所在的广州正佳开心麻花剧场也暂停了十几场演出。
“那时候我们都在思考,怎样做出一些新的突破。”一个个好主意在李燕团队中产生。
团队不仅尝试研发线上产品,还在环球汇剧场的楼顶戏剧休闲区,搭建起一个即兴戏剧的表演场地。“8月15日那天我们就组织了一个‘周六开心夜’活动,无剧本无道具无排练,观众说什么,演员就演什么。”李燕说,这种即兴戏剧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与此同时,复工后的开心麻花西南公司还做了不少尝试。这个暑假,20多名儿童来到环球汇剧场参加开心麻花举办的儿童戏剧培训。“我们还主办了剧场职业体验半日游活动,邀请学生参观学习。”李燕介绍。
转机在7月中旬到来。“我们接到通知,可以逐步恢复舞台剧。”孙乾瑞说,从排练到重新登上舞台,观众们一如既往的热情支持,给了他很大鼓舞。他最近还在为一部新作品做准备。“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要全身心投入到排练和演出中。”孙乾瑞很感慨。
而令李燕尤为感动的是,营业后许多国有院团在场地租金上给与减免,剧场所在的锦江区委宣传部和沙河街道办事处等,也先后帮助提供防疫用品,举办文旅惠民促消费活动,全力协助剧场复工。
“下半年,我们要完成《宽窄人家》舞台剧的升级改造,还要加紧排练推出节目。”李燕说。(王永战 洪秋婷)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张媛媛——
要对得起观众的掌声
8月16日,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刚演完《昭君出塞》的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张媛媛谢幕。阔别舞台和观众近8个月,尽管已是复工以来的第三场演出,掌声再次响起时,她仍然心潮澎湃。
“终于重返舞台,回到熟悉的聚光灯下,我真的很激动,打起十二分精神。”回想起8月8日在长安大戏院的复工首演,张媛媛动情地说。
当时演出的是经典剧目《西厢记》,张媛媛已经演了10多年,“闭着眼睛都知道往哪儿走”,可毕竟大半年没上台,“从演员到舞美、道具师,再到乐师,心里头都绷着一根弦。”演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形式,线下200多名观众按照30%的上座率隔位就座,线上直播总共有340多万人次观看。“直播镜头就像是放大镜,把演员的一举一动都照得清清楚楚。”张媛媛说,不能出一点差错。
线上直播和线下演出对表演的要求不同,如何兼顾?“适合舞台的妆容比较浓艳,镜头会降低妆容明艳度,需要重新设计。”张媛媛介绍,表演方面也调整了步伐、水袖等,“以前我会放大动作,让观众看得更清楚,这次我特意在有些细节的地方收小幅度,镜头里就不会太夸张。”
可上台后,她犯起了嘀咕。“以前我扮演的崔莺莺一亮相,台下往往一片叫好声。现在观众的反馈少了,台下很安静,我心里忐忑,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好。”张媛媛说。幸好,演出结束时掌声热烈。观众侯女士说:“伸着脖子叫好,手都拍红了。”
张媛媛说:“这么长时间不演出,心里直发慌。”她在家时也没闲着,把《玉簪记》《救风尘》等剧本翻出来练唱,坚持健身、练功,“唱念做打的功夫不能丢,才能演好下腰、踢腿等武戏。”
疫情防控期间,因为接触云演出和给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上网课,她还开始学习直播等新知识。“昆曲是一门小众艺术,新技术让它焕发了新活力,也降低了观众欣赏它的门槛。”她意识到,“演员不能光顾好台上的事儿,私底下要学的东西多着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鲜事物。”
《救风尘》《晴雯》《思凡》……张媛媛下半年的排演计划很满。首演结束后,她反复观看录像和观众留言,查漏补缺。“这次演出是我的全新尝试,也是新的出发。我要对得起观众的掌声,在表演中成长、进步。”(陈圆圆)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