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出口挂上“加速挡” 行业出路仍在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20-08-25 15:13:2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不少企业和地区今年以来自行车出口逐月递增,有的甚至出现“爆单”——

  自行车出口挂上“加速挡”

  “自行车骑行热再现”“中国产自行车供不应求”……近来,自行车成为多国疫情防控中的热门产品。海外需求明显回升的形势下,作为自行车出口大国,中国产品出口也备受热议。

  今年以来,自行车全行业出口情况怎样?“中国牌”自行车有哪些优势?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需求爬坡,销售走旺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自行车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出口形势回暖,行业运行呈现快速恢复势头

  “我们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非常畅销,现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最近几个月需求一直在涨,基本上只要有货就能全部卖出。”何冲是佛山市进迈贸易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公司自2018年起做自行车外贸。这段时间的经营,让他们真实体会到海外需求的飞涨。

  何冲介绍,目前公司既有线下的海外合作商,也开通了速卖通、亚马逊等多个线上售卖业务。这段时间,平均每个线上平台销量在300到600辆之间,比往年翻了番。从5月开始,上涨的势头更是明显。“就我所知,整个行业也都是这种状况,大家都在抓紧采购配件,为订单排产做准备。”何冲说。

  惠州萨瓦自行车有限公司同样见证了海外订单的快速增长。“就线上业务来说,3月开始,销售增幅就非常明显。以亚马逊美国为例,去年6月销售额在10万美元左右,今年在18万美元以上。欧洲方面,3到6月,各站点销售较往年均超100%。”公司电商负责人郭振鹤说。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5月自行车和电动骑行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在不少欧洲国家增长数倍甚至数十倍。许多自行车和电动车商家反馈,自3月以来,销售额月环比增幅达到30%到40%,有的订单已经排到一个月后。

  不仅是跨境电商,一些地区出口改善也很明显。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2月以来,天津地区自行车出口量以平均每月50万辆的速度递增,5月出口已达191.1万辆,同比增长35.97%。二连海关发布消息,上半年,作为中蒙最大陆路口岸的二连浩特口岸出口自行车4.7万辆,同比增加2.3倍,价值959.2万元,增长2.5倍。

  “自今年二季度开始,自行车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出口形势出现回暖,行业运行呈现快速恢复势头。”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行业运行数据显示,1-6月,自行车出口2332.8万辆,同比下降9.9%,降幅较1-5月减少8个百分点。6月当月,自行车出口559.2万辆,同比增长30.5%,且5月、6月环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产销大国优势突出

  ——明显的价格优势、齐全的产业链和上下游配套、线上线下渠道的拓展等多重因素助力自行车“出海”

  为何近期海外自行车需求大幅回升?

  一方面,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据媒体报道,在英、法、意等国,政府鼓励自行车等替代方式出行,并提供一定金额的自行车购车或交通补贴。二连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影响下,公共交通出行受限,蒙古国对自行车需求快速提升,使得二连浩特口岸自行车出口倍增。

  另一方面,中国自行车产销大国的优势,稳稳地支撑需求。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自行车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2015年以来,自行车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持续保持高位且有小幅上升,2019年该指数升至0.88,表明行业国际贸易竞争力不断加强。

  “中国牌”自行车竞争优势在哪儿?

  产业基础庞大。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自行车产量6500.2万辆,电动自行车产量为3609.3万辆。2019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介绍,中国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目前累计出口已超过10亿辆,进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自行车出口较早,产业外向度较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赢得了“自行车王国”的称号。

  性价比优势突出。惠州萨瓦自行车有限公司做自有自行车品牌已近20年,一直主打相对高端的碳纤维车架自行车,产品售价均在1000美元以上。“同样的配置和参数,海外产品价格能高出50%甚至翻番。”郭振鹤说。

  何冲也介绍,同样功能、配置的车型,其公司产品售价在1100到1300欧元之间,但欧洲当地产品价格要高出500到700欧元。“公司生产的电动车主打中高端产品,借助国内产业链齐全、上下游配套完整以及产业集群优势,产品整体价格更优,对海外顾客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销售渠道不断拓展。相比全行业整体水平,近期,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回升势头更为明显。这与近年来线上销售的拓展密不可分。例如,进迈贸易公司在欧洲多地设立了海外仓,海外用户下单一般5-7天甚至更短时间内就可到货。同时,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多国设立的售后服务点,也为顾客解除了更多后顾之忧。郭振鹤提到,为了进一步改善服务,公司认真对待用户评论,一旦涉及消费者保护相关的内容,百分之百回应诉求。“尽可能做好售后工作,也是为我们商家积累信誉。”他说。

  行业出路仍在高质量发展

  ——未来,主打健身和运动等类型的中高端自行车消费有望加速复苏

  出口走旺的态势能持续吗?

  看短期,不少企业表示有信心。近期,进迈贸易公司生产厂房扩大了好几倍,用工量还在不断增加。谈及对未来销量的判断,何冲认为,要抓紧当下时机在电商平台上把品牌做起来,随着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了解并信任产品,形势一定会更好。“即便疫情过去了,订单也会越来越多。”何冲说。

  郭振鹤相信,疫情之后,行业还是有望平稳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来,爱好者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我们对行业还是持乐观态度。”实际上,疫情更坚定了公司坚持做中高端的线路,主打竞速、健身等多功能、高性能的车型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中国自行车协会同时指出,上半年的营收、利润、出口等经济指标表现良好,行业经济运行逐渐摆脱国内疫情影响,恢复较快。但当前国际疫情防控的难度增大,外部需求潜力和不确定性互相叠加,行业出口还应保持谨慎态度,不宜过度乐观。

  看长期,自行车产业发展的信心仍取决于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自行车中高端化趋势明显,产品附加值提升,正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2019年,高端运动型自行车销量增长20%,尤其是碟刹公路自行车更受中高端消费者青睐;骨干企业中高端产品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2019年,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892.5万辆,同比增长5.9%,千元车占总产量的比重已达13.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当年的非典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此次疫情过后,全民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以健身和运动为目的中高端自行车消费将加速复苏。”该协会指出。

  与此同时,骨干企业在集中充换电设施、环保设施改造和“走出去”方面投入加大。据了解,有的可占年度总投资额的2%-10%。其中,部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企业已经在东南亚、东欧等地设立工厂,后续在配套供应链、检测认证、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将增加。未来,行业数字化改造的“新基建”项目例如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将是投资热点。

  中国自行车协会指出,消费升级力保国内市场,多措并举扩展国际市场,预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李  婕)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