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有奔头

来源:经济日报 2020-09-27 15:36:2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句容分论坛上,农业专家赵亚夫讲述了江苏镇江句容市戴庄村农民探索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的故事: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不需要化肥、农药,甚至连农家肥都不需要了。

  原来,戴庄农民通过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成功替代了传统农业技术,实现了很多健康栽培与饲养技术。例如:他们选用生长期短的水稻品种避开了很多病虫害。这是由于生长期短,在病虫害发生前,水稻就已经收割。他们还采用现代设施——葡萄搞避雨栽培,草莓搞高架栽培,均能显著减轻病害。著名的镇江香醋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醋糟,这原本会污染环境,但变废为宝做成有机肥后,能明显改良土壤……

  句容是丘陵山区,土质很差,但发展生态农业后,在山下水田种有机水稻,在山坡上建立果园、茶园,在稻田和坡地套种绿肥紫云英、黑麦草,绿肥田可以养鹅、羊、鸡,形成了稻、草、畜禽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这促进了当地生态多样性恢复,小动物、微生物种群与数量迅速增多,蜘蛛、青蛙控制了稻飞虱等稻田虫害,鸟类基本控制了果园虫害,黄鼠狼、蛇基本控制了田鼠危害。

  赵亚夫团队长期数据监测发现,这套技术实行后,5年时间,土壤有机质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5%;之后肥力提高越来越快,不到15年时间,土壤有机质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19年来,戴庄村认真落实以上措施,水稻已经13年大面积不用化肥农药。”赵亚夫说,最初10年,稻田还需增施有机肥,这两年却出现营养过剩作物倒伏情况,“因而,明年种水稻用不着醋糟发酵的有机肥,靠绿肥就可以满足土壤需要了。”

  现代农业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戴庄的实践让我们看到,“返璞归真”的生态有机农业或将是一种理性回归。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现代有机农业虽然仿效自然、融入自然,力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却并非“无为而治”,它的建立需要各种人类技术文明成果。这既需要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良种,也需要各种现代设施开展水处理、滴灌、环境监测、远程监测等,更需要农业生产高度工业化与科技化。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农作物品种分布各具特点,这为种植、开发不同种类有机农业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随着各种科技要素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未来我国将逐步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民们将从务农中得到更高收入,消费者也将获得更多天然、安全、优质、高产有机食品。(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