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综改月余 车均保费手续费降幅皆超两成

来源:证券日报 2020-11-11 15:04:4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截至目前,车险综合改革意见已经实施一月有余,险企对改革后的第一个完整月度即10月份的经营情况也进行了分析总结。车险综改对车险市场整体影响几何?《证券日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采访,整体来看,最大的变化之一即车均保费和车险手续费降幅都超过了两成,消费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同时,由于多数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客户,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单一客户询价量大增,险企如何精准定价,如何平衡价格、规模和利润的关系成为一个大课题,其车险定价和服务能力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大幅提升。多位业内人士提及,还将有新的险企主体退出车险市场。

  当车险“老业务”遭遇综合改革新政策,险企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多家险企提到要大力发展直销渠道,要进行新产品开发,同时,还要大力提升理赔服务能力。

  新车保险仍爱拼费用

  “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针对车险综合改革,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此前在答记者问时指出。

  那么,实际的情况如何?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近日在2020北大赛瑟论坛上表示,车险综合改革自9月19日实施到目前的一个多月,车均保费降幅27%,平均手续费下降了约20%,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平均保额由91万元提升到125万元。可见,改革之后“两降一升”的格局十分明显。

  “约有90%的客户保费下降,整体平均降幅为22%,商业险降幅为36%。”某财险公司车险负责人宗军(化名)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该公司情况。另一财险公司车险负责人甑宇(化名)向记者表示:“我司商业险保费下降幅度接近40%,抵消交强险保费变化后,车均保费下降幅度达27%。”

  在调查采访中,目前,不少财险公司不愿透露自家车险业务的具体变化情况,只整体提及保费规模明显下降,正在经历“阵痛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车险手续费整体降幅约20%,但新车手续费和旧车手续费的分化非常明显,新车市场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拼费用情况。“新车作为车险经营的重要渠道,一直是各保险主体竞争的焦点。车险综合改革对新车定价系数有上限要求,各地监管也出台规定限制新车高定价的行为,新车保险拼费用的情况较此前有所改观,但整体仍然较为严重。”甑宇表示,由于新车投保渠道主要在4S店,险企为了争抢这一市场,往往还是依赖高费用拼抢。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部分地区平均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设定偏高,导致实际赔付率没有达到75%的预定水平,引发销售费用上涨。部分地区自主定价系数限定的方式不合理,不利于中小险企差异化经营。同时,由于各省费率及手续费率之间存在差异,中介异地询价出单的情况增多,导致部分团单业务或渠道业务从手续费率较低地区流入手续费率较高地区。

  针对市场主体的缺口,以及监管规则的“漏洞”,近期,银保监会先后组织了两场座谈会,就车险综合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讨论,并对日后的监管进行部署。

  如何平衡价格、规模和利润?

  在接受采访时,多家险企负责人提及,车险综合改革后,险企的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费用率明显下降、赔付率明显上升。在这一背景下,险企的定价能力和管理效率,对其车险业务经营情况起到关键影响,必须提升相应的能力,而最后的结果将呈现明显分化。

  “成本结构的改变要求险企必须放弃粗放式经营,具有更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对不同风险的客户能做到差异化定价;同时,要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泰康在线副总裁左卫东表示。多位业内人士提及车险综合改革后险企面临的共同挑战为规模保费明显下降,综合成本率明显提升,可能出现行业性的承保亏损。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车险竞争模式的改变,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改革前,大部分车险是“地板价”,中介渠道的佣金决定了车主最终承担的实际价格,因此整个车险行业各种“送礼”“返现”等乱象不断。改革后,中介渠道的佣金空间被压缩,市场秩序得到清理。但另一方面,受制于定价模型、车险自主系数均值等原因,各保险公司对于同一汽车的报价差异较大。宗军表示,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为了寻求相对最优价,消费者倾向于“货比三家”,在多家公司进行投保前询价;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不断试探其他公司的定价策略,两方面因素共同促成单一客户报价量大增。

  这对险企的定价能力也形成了新的考验。在价格、规模和经营利润之间,如何寻求到平衡点?在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内,如何区分不同客户的风险?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称,尽管目前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为[0.65-1.35],但为防范恶性竞争,各地监管机构对自主定价均值有相应要求,也就是说,险企并不能给所有客户都报最优价。“此前,我们只承保低风险客户,给的都是最优价,现在如果继续给最优价,就无法满足系数均值的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提高老客户定价,要么新增高风险、高系数业务,这增加了车险经营的挑战。”某财险公司车险负责人任达乔(化名)对记者表示。业内人士表示,这要求险企真正了解消费者,并有很强的定价能力,同时,在增值服务写入合同的背景下,险企的服务理念也必须进行深化。

  “车险经营将出现大分化,未来还会有保险公司退出车险市场。”这句话,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家险企的车险负责人对记者提及。此前,曾有美亚财险、史带财险两家外资险企退出我国车险市场,但他们也认为,分化将更明显,优秀的公司可能越来越好。

  降低中介依赖强化直销

  车险综合改革改变了车险经营模式,车险定价能力、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同时,业务来源渠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车险“老业务”遭遇新政策,险企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新策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将大力提升车险定价能力,并开发个性化产品,同时,降低对中介渠道的依赖,大力发展直销车险。

  “控成本、强定价、优服务、做直销、科技和数据驱动。”大家财险车险部总经理李崇辉从五个方面对该公司未来的车险发展策略进行总结。

  长安保险车险部总经理助理贾振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环境下发展车险业务,长安保险将持续以成本为中心,平衡好规模和利润的关系;加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力度;不断优化车险业务渠道来源,降低对中介渠道的依赖程度;加大车险新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投入力度等。

  泰康在线CEO刘大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将发挥科技和服务优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UBI等技术和互联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更便捷的线上化服务。

  众安保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将利用累计的大数据优势,开展差异化创新。在车险报价、投保、理赔全流程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打造一站式智能车险服务。在理赔方面,其打造视频理赔小程序,与传统理赔模式相比,每桩案件可节约成本约37.2%。未来,其还将在新能源汽车、物联网货车等领域不断探索UBI车险等创新性车险产品。

  阳光产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将大力提升车险定价能力,一是要继续加强大数据的应用,提升风险模型的精准程度;二是要加快平台化建设,提升车险业务的平台化、数据化管理水平。

  平安产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通过科技赋能,构建线上平台,推动数据化转型,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记者   冷翠华)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