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2020:汽车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支撑

来源:证券时报 2021-01-13 16:57:4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在全球汽车产业备受疫情冲击,各主要汽车大国销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时,中国汽车市场走出了“独立行情”。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汽车行业的预估销量数据,累计销量预计为2527.2万辆,同比下降1.9%。其中,12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80.2万辆,同比增长5.4%,体现行业稳步回暖态势。

  日前,多家上市车企也相继披露了12月产销快报,全年数据也随之出炉。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2020年销量呈现同比正增长,增幅分别为13.98%、4.84%和7.63%。广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全年销量略有下滑,但总体降幅控制在8%以内。

  从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让汽车产业链按下“暂停键”,到“报复性”消费让中国车市在全球率先复苏;从2020年上半年的断崖式下跌,到市场快速回暖,一只只新能源汽车股的暴涨,中国汽车产业用强大的恢复能力给予了市场以足够的信心,也让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远远好于年初预期,展望2021年,中国车市有望实现4%的正增长,达到2630万辆。

  消费升级趋势显著

  “2020年,中高端车型销量走势非常稳健,增速较高。”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这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高端收入人群受疫情影响比较小,二是消费升级的趋势长期存在且越来越显著。

  近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销量统计数据,12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1%,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特征。另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是:自2020年4月以来,豪华车销量保持大幅增长,成为1-11月唯一实现同比翻红的细分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3.8%。

  “汽车消费升级导致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但12月批发放缓暂时抑制零售增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豪华品牌车型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升级,促使豪华品牌换购需求回暖;二是豪华车型促销折扣带来价格下探,让更多年轻消费者得以“圆梦”。

  记者了解到,2020年,豪华品牌销售均价已从2017年的35万元下降到33.5万元。正因如此,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豪华车品牌均加快了在中国市场投放新车的步伐,“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的规律在如今的全球豪华车市场中更为明显。

  近日,戴姆勒奔驰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奔驰全球累计销量216.4万辆,其中在华全年累计销量达77.4万辆,同比增长11.7%。这意味着,2020年,奔驰在华销量约占全球销量的36%。

  宝马目前并未公布其2020年在华销量,不过按照华晨宝马1-11月55万辆的销量以及12.6%的同比增长幅度来看,宝马品牌最终在华销量有望突破70万辆。

  2020年,奥迪品牌在华累计销量约为72.63万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5.4%,奥迪国产车型2020全年销量约为67.47万辆,同比增长7%。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3日晚,上汽集团、奥迪、一汽集团联合宣布,上汽奥迪的首款车型也计划于2022年初实现交付。这意味着,奥迪品牌在中国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车企看准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放力度。其中,不少豪华品牌车企的高管均纷纷强调,中国不仅是最大的销售市场,更是全球战略引领性市场。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上升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波动。其中,中国汽车品牌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降,部分车企更是遭遇了破产危机。

  不过,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大部分中国汽车品牌抵抗住了疫情带来的冲击,甚至在危机中挖掘了更多的创新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品牌的总体市场份额也有所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670.3万辆,同比下降10.7%。市场份额为37.7%,下降1.3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11月单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5万辆,同比增长17.7%,市场份额为41.4%,上升了2.1个百分点。

  记者梳理了多家上市车企公布的产销快报,多家公司的自主板块表现抢眼。长城汽车产销快报显示,2020年全年,公司累计销量111.16万辆,同比增长4.84%,其中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的增幅显著,全年销量5.62万辆,同比增长44.76%。

  长安汽车产销快报显示,2020年全年公司累计销量200万辆,同比增长13.98%,其中重庆长安部分累计销量70.27万辆,同比增长14.24%。

  上汽集团产销快报显示,2020年全年公司累计销量560万辆,旗下上汽通用五菱品牌累计销量160万辆,成为有实力的销量担当。12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突破24万辆,同比增8.32%。记者了解到,有着“神车”之称的五菱宏光MINI EV,自上市以来销量一路走高,贡献卓著。

  此外,一汽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红旗也在2020年完成了“质”的飞跃,数据显示,去年红旗品牌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00%。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的冲击给各个企业带来了“冷静期”,也让更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意识到挖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记者注意到,在销量有所恢复,市场总体份额逐渐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品牌还掀起了集体向上的新风潮。其中,东风汽车集团发布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长安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华为打造高端智能汽车,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智己汽车,长城汽车确认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沙龙汽车,百度联合吉利汽车入局造车。

  市场人士判断,目前中国汽车品牌还未彻底打破价格天花板,多种模式的尝试,将进一步加速市场的洗牌。

  2021年有望增长4%

  日前,中汽协公布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预测显示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预计销量为2630万辆,实现4%的正增长。同时,中汽协也对未来五年的汽车市场做出了预判,预计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透露道,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二方面原因:其一是国家经济恢复速度较快,疫情影响减小;其二是厂家通过金融政策和促销手段拉动消费。总结起来,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企业自身的努力,将共同推动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复苏。

  山西证券分析,2020年下半年汽车销量增幅明显,预计今年汽车整体销量将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从政策角度来看,2020年国家多次提出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预计2021年政策端仍会将稳定汽车销量、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

  新年伊始,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重点强调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包括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对现行非营运小客车指标摇号、拍卖等制度进行优化完善,推动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进一步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渤海证券分析称,该政策的发布,有望进一步提振2021年汽车消费。尤其是叠加各地发布的促消费政策来看,2021年汽车产销有望实现稳定增长。(记者   韩忠楠)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