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稳步走”更待“活水来”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1-10-28 17:21:5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10月23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满一百天。自今年7月16日开张以来,截至10月22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8亿元。站在百日的新起点上,随着机制的完善与活力的点燃,我国碳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稳!百日累计成交额超8亿元

  记者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运营和维护单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了解到,截至2021年10月22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6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11.06万吨,累计成交金额8.63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61.07元/吨、最低成交价41.00元/吨。

  回顾百日,全国碳市场呈现的几个“稳步走”态势令人欣喜。

  总体运行平稳有序。自开市以来,全国碳市场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单日最高成交量为847.44万吨,日均成交量约30万吨,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均有成交。目前,全国碳市场约九成的重点排放单位已完成交易账户的开立。

  价格发现功能稳步显现。全国碳市场配额价格以48元/吨开盘,目前最高成交价格61.07元/吨,最低成交价格41.00元/吨,成交均价约45元/吨。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价格呈现一定波动,重点排放单位碳交易意识不断提高,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稳步显现。

  服务水平稳固提升。开市以来,分别负责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做好注册登记、交易组织、保障市场平稳有序的同时,持续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碳交易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市场规则体系完善和机构组建工作,不断提升全国碳市场服务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刚满百日的全国碳市场来说,起步阶段能做到“稳”字已是初步成功,随着未来分阶段的完善和发展,全国碳市场交易空间值得期待。

  最大碳市场引领低碳转型新赛道

  发电行业是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市场启动初期,只在发电行业2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之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我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随着‘十四五’期间,全国其他高耗能行业如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意味着中国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将变得更大。”光大期货研究员柳浠说。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已然最大,还能更大”的中国碳市场正为全球低碳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荣誉院长赵晓菊说,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多,全国碳市场的运行,能有效促进这些市场主体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加快低碳转型,这无疑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增添新的活力和信心。

  行至百日,尽管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规模尚不算大,但其倡导的低碳理念已然激“活”了市场,不少传统的高耗能企业已经在积极布局绿色转型的赛道。

  今年9月,一船原产自安哥拉的3万吨原油,行程9300余海里抵达舟山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为这船油颁发了我国首张碳中和石油认证书。中国石化、中远海运、中国东航通过实施节能减排策略及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来抵消石油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国内石油业、航运业和航空业的这次合作,实现了覆盖海陆空全领域的石油碳中和,具有示范效应。

  不止于此,湖北能源集团下属的鄂州发电有限公司表示正加大依靠技术手段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上海石化目前正积极推进碳纤维在储氢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携手并进;不少工业生产企业将是否重视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上游供应商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像是一股强劲的新风,碳市场带来的低碳理念正迅速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

  百日尚早 未来更待“活水来”

  作为刚刚起步不久的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艰巨的建设和完善任务。“稳”字之后,“活”字将成为全国碳市场最重要的课题。

  “目前的碳定价仍然无法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投资提供足够的激励,未来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孙永平表示,可从4方面推动增加碳市场的流动性和碳定价的权威性,包括增加拍卖量,活跃一级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增加交易主体;引入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增加市场流动性;引入碳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提高企业履约组合的灵活性。

  据了解,为提高交易规模和活跃度,上海环交所接下来将推出相应措施,包括推动更多企业入市,提高交易频率,稳步推进产品创新,形成多层次产品市场等。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此前也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增加交易主体、扩大交易范围的各项举措都在推进中。其中,有色冶炼、水泥、钢铁等行业都有望在明年底前纳入全国碳市场。同时,机构投资者入市也在加快推进中。(记者  王默玲  陈云富  徐海波  田中全)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