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推动北部山区脱贫显成效

来源:人民网 2021-12-03 21:40:2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湄萨迈村村民在山谷里种植蔬菜。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核心阅读

  推动农村地区脱贫,尤其是促进经济相对落后的北部山区实现发展,一直是泰国政府减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传统罂粟种植区,随着替代种植项目的不断推进,当地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手工业、旅游业也随之兴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泰国北部城市清迈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两个小时后,记者到达位于泰缅边境湄林县的湄萨迈替代种植发展中心。湄萨迈发展中心成立于1974年,覆盖湄林县两个村子的逾2000人口,农田面积近32平方公里。“这里的村民之前以种植罂粟为生,现在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和咖啡。”中心主任安诺告诉记者。

  传授种植技术形成品牌效应

  “这里距县城40公里,海拔1500米,是离城镇比较近的替代种植发展中心,其他更多的中心分布在更深更高的山林里。”安诺介绍,中心的工作是开发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的经济作物,再把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

  在一个蔬菜大棚内,记者看到许多长方形的托盘,里面种的白菜苗刚吐出新芽。一般来说,中心要等到白菜苗逐渐茁壮后,才会让村民取走,以保证成活率和生长密度。“每周,技术人员都会去村里检查蔬菜生长情况,帮助防治病虫害。”安诺说。

  蔬菜地不远处,草莓、葡萄等水果苗也正处在培育和观察阶段。去年,这两个村子共收获水果50吨、蔬菜36万公斤,价值1500万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泰铢)。这些水果和蔬菜被统一纳入替代种植项目的品牌下,运到大型连锁超市售卖。

  在另一个大棚里,一台播种机正在通过并排的小孔,把种子均匀播撒在营养土上。“在研究农作物品种的同时,我们还对农机改造升级,以提高种植效率。以前靠人工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播种,用这台设备只需要1分多钟。”技术员甘尼喀说。

  为了发展山地经济,泰国替代种植项目在北部7个府设立了39个发展中心。在此基础上,政府又在北部和中部设立了40个高山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作点。从湄卓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安诺已经在替代种植项目工作了16年。“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希望帮助山区的乡亲们不断改善生活。”

  收入显著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从发展中心坐上皮卡车,沿着颠簸的山路,记者来到湄萨迈村村外的一处山谷。远眺村庄,群山环绕,朵朵白云飘过,盆地内的红砖灰瓦若隐若现。

  “以前,从村子走出大山需要一天一夜。”村民威吞听说,祖辈们的生活曾经十分贫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替代种植彻底改变了山村的生活。

  在村子附近的一大片谷地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旁边的几座山坡也被开垦成梯田,种植着各类经济作物。村民叻达侬一家参加替代种植项目已有10多年,蔬菜种植面积近1.3万平方米。“一年能收获白菜四五次,每次大约4000公斤。每公斤白菜能卖4至5泰铢,有时甚至卖到10泰铢。现在靠种白菜养活全家、供5个孩子上学,没有问题。”叻达侬乐呵呵地算了一笔经济账。

  叻达侬家里有皮卡车、电视、冰箱,还堆着一包包的稻谷。“以前村子里穷,现在改种蔬菜、水果等,每年能攒好几万泰铢。村民富了,村子也热闹起来。”

  和叻达侬一样,湄萨迈村不少村民通过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过上了安稳生活。“去年,参加替代种植项目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大约6万泰铢,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经济收入,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当地的基础设施也大有改善,修建了学校,孩子们也能就近上学了。”安诺说。

  传承手工技艺发展乡村旅游

  泰国北部地区多为高山,山上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在湄萨迈村,上百户民居散居在山坡高地上。在村口的小型博物馆里,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火麻制品,有上衣、裙子、外套、帽子等衣物,也有背包、笔袋等小物件。

  在屋前的一块平地上,几个老人正在加工火麻制品。他们先把火麻主茎晾晒7天,然后剥离茎皮,进行水煮、搅拌、清洗、染色……“制作这样一件上衣需要20多道工序,得花两三个月时间,售价大约6000泰铢,是一般普通棉布衣服价格的好几倍呢。”村民诺茜一边织布,一边告诉记者。

  7年前,湄萨迈村成立了合作社,加工火麻制品,吸引了30多位村民参加。去年,每人领到5万泰铢分红。“制作火麻制品,既能增加收入,也是传承我们的民族手工艺。”村长班颇说。

  “穿上火麻纤维做成的衣服,在热季感觉凉爽,在凉季则保暖性好。不仅我们山地民族喜欢穿,不少游客也前来购买,甚至还远销到了国外。”诺茜高兴地说。

  在湄萨迈村的一处高坡上,记者看到一家崭新的民宿,门前鲜花盛开。来自普吉的游客巴妮告诉记者:“和朋友一起到泰北旅游,这里气候舒适,还能体验山地民族生活,感觉身心很放松。”

  湄萨迈村只是泰国北部山区的一个发展缩影。如今,替代种植已覆盖了几十万在北部山地居住的村民。“通过引导村民种植短期和长期收获相结合的农作物,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发展乡村旅游,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大家的生活有了保障。”清迈府副府尹差猜万告诉记者,泰国许多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还同时出台了一些不同的帮扶计划,共同帮助山地村民脱贫。(本报记者  孙广勇)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