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安全岛”“稳定器”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4-26 11:54:4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形势备受关注。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形势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事实证明,中国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大通胀的背景下为全球资金提供了投资乐土,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品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商品,有力支撑了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投资减缓的势头没有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高凌云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从2007年开始,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始终处于全球第一,而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反而长期落在后面。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多个国家就业率下降,消费和投资需求萎缩,尽管去年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需求进入恢复通道,但全球投资减缓的势头没有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所长郭春丽说,全球防疫政策的不统一、疫苗分配的不公平,造成了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分化。同时,当前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地缘政治问题导致全球性大通胀,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无论是地缘政治危机还是货币超发导致的严重通胀问题,根源都在欧美国家。而遭受物价暴涨和经济衰退风险的不仅是这些国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饱受输入性通胀之苦。”郭春丽说。

  中国始终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

  “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2022年,我国在遭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扎实推进分区分类的疫情防控政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国对外经济的主要指标表现较好,表明我国对全球经济的支撑仍然强劲。”郭春丽分析认为。

  “两年多来,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中国始终是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同比增长25.6%,相当于2019年前5个月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她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表示,2021年全球经济之所以能够有比较强劲的复苏,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国家都采取了比较积极的防疫措施,比如中国很好地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年,中国经济在全球凸显了“安全岛”“避风港”“稳定器”的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强调,中国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始终是稳定之‘锚’,对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李大伟认为,发达经济体应对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以及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承担主要责任。他表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疫情以来,发达经济体抗疫不力是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重要原因。去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政策过度集中于需求侧,导致需求和供给的复苏严重不匹配,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供求失衡,世界经济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度进一步上升。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在王蕴看来,世界经济放缓既有短期突发因素冲击的影响,也有中长期与增长有关因素转折性变化的影响,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找准症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指出,中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眼于快速和精准,这是我国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具有强传播力的新冠病毒多次较量后得出的有效策略。

  “事实证明,中国的抗疫政策为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不仅能够保障中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而且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有力支撑。”他分析,反观那些“躺平”与病毒共存的国家和地区,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不强。

  “重要的是面向未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才是抗击疫情的正解,抓住和平、安全、开放、共赢等关键,深入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杨长湧说。(记者  张 胜)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