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由瞭望周刊社指导,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第五届新金融论坛”5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围绕“布局‘双循环’”“金控2.0时代”“新金融与新基建”三大议题进行深度分享。
其中,在“布局‘双循环’”这一主题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正确地理解两个循环、如何布局“双循环”,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指出,坚持金融为民,普惠金融可为“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分别从五个方面体现:一是普惠金融有助于优化产业循环,利用供应链金融产品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二是普惠金融有助于全面打通资本循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三是普惠金融有助于加速构建创新循环,使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数字经济的血脉;四是普惠金融有助于服务城乡区域循环,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是普惠金融在服务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也在不断融入国际循环。
尹优平还表示,普惠金融还能助力“双循环”互动发展。具体包括:一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较好缓解。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持续提升,边远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改善;三是数字普惠金融取得较快发展。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中的作用愈发突显,我国电子支付使用普及率持续提升;四是消费者金融素养持续提升;五是普惠金融国际合作逐步深化。
整体来看,普惠金融在新发展阶段要把握好六大原则: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普惠领域。
二是处理好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坚持创新和守正相结合,既要积极鼓励创新,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要,又要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贯彻好“负责任金融”的理念。
三是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既要注重点上发力和突破,又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各部门、各主体、各要素关系,合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四是处理好成本可负担和商业可持续的关系,既要以消费者可负担的成本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又要确保金融机构能实现商业可持续。
五是处理好传统手段和数字手段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传统手段的作用,又要不断创新发展数字手段,通过传统手段和数字手段的协调配合,更好满足各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注重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六是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关系,既要积极推动国内普惠金融发展,又要积极参与普惠金融国际治理,不断增强普惠金融国际影响力。
北京市政府特聘岗位专家、北京市海淀区特聘区长助理靳晖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推动“双循环”发展,进行“两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
第一,高端人才所得税优惠政策。为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高端人才提供财政补贴,让他实际个人所得税税率降到15%,具体政策很快会出台。
第二,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研发中心云集的科技高地,这些研发中心是掌握了大量的专利。为了提升大家运用专利的积极性,我们在专利对外授权时有一个转授权所得税,将税率优惠到12.5%。
第三,鼓励长期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一个公司型创投企业的股东,领取收入一般以股份分红的形式,领取的时候已经交了两道税。如果投资企业的时间比较长,那么这个企业所得税可以减半甚至免征。
第四,放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让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
天眼查副总裁孙健表示,从各方面数据来看,中小微企业都是“双循环”的主力军。根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根据天眼查数据,中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制造等行业,全都与民生息息相关。
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就是为护航“双循环”做出大贡献。天眼查所代表的大数据和征信行业,努力的方向就是解决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问题。因为金融行业是天眼查的重要应用领域,并且天眼查的很大一部分用户群就集中在中小微企业。
基于公开信息,使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天眼查可以将百种数据维度的商业信息呈现在平台上。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以在上面查询到精确的企业信息,消除了信息不对等的问题,降低了建立信任的成本。投融资机构可以更好地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各级政府更加高效率地找到优秀企业,进行定点帮扶。普惠金融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运行成本也大幅降低。
一个共识是,在商业社会中,信用体系是如同道路、桥梁一样的基础设施,其作用将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更加凸显。公平透明的“信用体系”,可以让市场经济更加高效地运行。
目前,天眼查平台已收录全国超过2.2亿家社会实体信息,300多种维度信息全量实时更新,用户数已累计突破3亿,月活跃用户数和媒体引用量均在本行业遥遥领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未来的投资大概比较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产业金融。未来一段时间金融资源的配置有可能要回归到制造业。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当中,整个国家制造业的信贷资源占比下滑,个人贷款增长最快。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去一段时间制造业得到的金融资源实际上是在下行的。
二是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当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以乡村振兴里面有一部分内容是和普惠金融重叠的,但有一部分内容不是普惠金融,因为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投资,包括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
三是绿色金融。“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到2035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要下降,所以预估“十四五”期间很多制度可能会出来,推动绿色转型,给绿色金融提供了一些新的机会。
四是科技金融。直接融资市场、资本市场现在发展趋势非常良好,给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金融的介入、投入加大,可以助推科技的自立自强,能够取得真正的进展。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