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韧性十足破浪前行

来源:新华社 2022-05-18 17:23:2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在洋山深水港,远洋巨轮停靠一字排开,装卸作业繁忙有序;在长兴岛造船基地,清洁能源运输船按期交付、整装待发;在浦东国际机场,C919大飞机试飞试验圆满成功……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这一“远洋旗舰”,努力守住疫情防控的阵地,稳住保稳保畅的通道,擦亮先进制造的引擎,在疫情防控与生产运行“双线战役”中稳扎稳打,凭借十足韧性破浪前行。

  韧性

  “2万余名员工在港区封控作业近2个月,不舍昼夜守好阵地,保证装卸生产不停不乱。”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周勇说。

  疫情冲击突如其来,全球第一大集装箱码头上海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月底,在上海港区实施封控作业管理措施的前一晚,2万余名员工接到紧急通知,从四面八方赶到港区集中办公,他们的坚守保障了上海港24小时有序作业,也让生产、贸易企业心中有底。

  疫情防控“战时”状态下,干扰物流保障的不少新问题出现:公路运输受阻、集装箱卡车通行困难、核酸检测跟不上通行需求、冷链箱堆存量骤增……一时间,有序运转的港区面临重重挑战。

  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下,集卡司机“上路难”,上海港开发集纳核酸、行程码等信息的电子“防疫通行证”,集卡司机只要手机端查验通过即可通行,既保证了车辆通行效率,也确保了港区的防疫安全。“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从4月11日起,上海港8个集装箱码头每天为进出港的集卡司机提供免费餐食3000余份。”周勇说。

  为应对公路运输受阻的压力,中远海运、中国铁路上海局积极行动起来,增加水水中转、海铁联运比重,保证了物流链主动脉的畅通。

  集疏运综合优势彰显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对疫情冲击的十足韧性,而这样的韧性来自市场中的千锤百炼。十多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始终在搏击风浪中成长。自2020年以来,疫情考验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增强了应对疫情风险的预判力和行动力,在“疫情大战”中沉着应对、牢牢坚守。

  底气

  近来,“上天”“入海”的好消息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振了士气。

  5月14日,C919大飞机即将交付客户的首架机首次试飞成功,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新闻。其实,不为人知的是,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为试飞试验提供保障的物流运输、人员流动、试验安排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证试验进度,早在2月底,该项目的核心人员已在园区集中办公,为试验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雨绸缪的还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4月23日,江南造船进入复工复产压力测试阶段,万人大厂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管理难度不小,因此工作流程、就餐住宿等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在疫情防控扎实有效的保障下,5月16日,江南造船建造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按期交付。江南造船生产运行二部副部长袁世振介绍,这个“按期”殊为不易,是在严格防疫和生产安全的双重保障下抢出的速度。

  这些彰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先进制造优势的装备制造“大块头”,在疫情之下,无论科研、生产还是试验、运营都底气十足,这样的底气正来自始终如一的攻坚克难硬核实力。

  信心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已经对国际航运市场造成不小冲击,物流效率、新船建造、航线调整、运价攀升都让人们对航运市场的平稳运行产生担忧。而此时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稳定运行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赖。

  受疫情影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一度出现下滑,但进入5月份以来,单日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回升,已突破11万标准箱。

  上海机场集团数据显示,5月以来,上海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持续回升,日均保障货运航班118架次,日均货运量5300吨以上,比4月同期分别提高37%和64%。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基地在上海的航空公司,已在陆续恢复航班。

  今年1月至5月15日,江南造船承接订单金额达236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76%,足见全球航运市场对中国造船业信心十足。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为生产、贸易企业的正常运转做好了准备。(记者 贾远琨)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