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试点不断扩围 “10+1”试点格局形成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3-16 15:24:2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养老理财试点正在不断扩围。2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该合资公司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家合资理财公司入围后,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称,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原来的“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我国养老理财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引入外资养老金专业管理机构,对我国养老理财市场影响如何?是否存在风险?

  “10+1”试点格局形成

  去年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选择“四地四机构”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不到半年时间,银保监会将试点范围扩展为“十地十机构”,且批准了一家合资理财公司。这也意味着,养老理财市场“10+1”的试点格局已构建完成。

  在业内专家看来,试点机构和地区的扩容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供给、拓宽产品覆盖面。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从“四地四机构”到“十地十机构”,并在试点过程中引入合资机构开启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在市场布局上有利于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供给、拓宽产品覆盖面。更多的试点能够增强养老理财产品供给的普惠性、便捷性,更多试点地区被纳入,能够综合考虑各地区人口结构和养老需求的差异,满足更多群体养老理财需求。

  而选择合资机构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更多的是想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据悉,贝莱德建信是由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和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理财公司。根据监管部门披露信息显示,贝莱德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养老金专业管理机构,具有长期养老金管理实践。

  “监管机构批复外资机构参与国内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体现国内积极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养老理财对接国际、提升专业化水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贝莱德集团在相关产品设计、风控、销售等方面积累的经验较为丰富,有助于加速我国养老理财产品与国际对接,开拓养老金融市场发展思路,增强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贝莱德建信在广州市和成都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市场各方对养老理财产品的尽快推出充满期待,也是此次扩容步伐加快的重要推动力。随着“资管新规”今年正式落地,这也意味着,金融机构依赖高息保本方式实现理财规模扩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理财产品退出之后,亟需新型理财产品填补空白。

  “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将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局面。”郑忱阳分析认为,银行养老理财出现时间较晚,从已有产品试点情况来看,与普通理财产品相比,具有投资周期较长、投资收益率稳健的特点,产品吸引力较强。养老理财虽然入局时间较晚,但比养老保险期限短、收益高,比养老基金更加稳健安全。三者优势互补,适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投资理财需求。

  突出产品的养老属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按照目前速度,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有望突破3亿人,此时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现有的养老金融体系已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养老需求。业内专家表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补充,发展明显不足,这也恰恰说明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在试点之前,有部分银行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养老理财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相比,虽然已经初步满足了养老金融产品投资期限长的特征,但大多数存在养老属性不突出、发行营销不规范、以单一化债券投资为主等问题。”郑忱阳表示,正式推行理财试点有助于规范养老理财产品名称使用,持续清理名不副实的“养老”字样理财产品,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

  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认为,养老理财的“养老属性”,要着重突出“长期、稳健、普惠”三个特性。在他看来,养老理财试点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赛道和业务领域。2021年12月,光大理财在青岛发行了首款养老理财产品。从青岛地区的试点销售情况来看,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部分营业网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排队购买的情况。“光大理财将继续丰富养老理财产品线,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将在2022年上半年陆续实现养老理财两条产品线、四种类型产品的全面布局。”该负责人表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养老理财产品要突出养老属性,一方面,养老资金投资要拓展投资渠道、提升投资能力,覆盖银行存款、债券等多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要打造专业化团队,引进国际先进同业适配的投资管理工具,找准养老金投资盈利点,稳步提升投资盈利水平,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养老资金要强化对养老产业链的投资,增强养老专业服务能力。从服务养老角度,养老资管机构还可以通过养老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等形式,投向各类养老产业,在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获取投资回报的同时,为客户提供附加的养老服务,进一步增强养老理财产品的养老属性。

  合规展业严防风险

  引入外资“搅动”养老理财市场,给养老理财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打通养老理财市场“经脉”,与此同时,监管制度也要密切跟进。

  去年以来,理财业务监管政策密集落地,从理财产品销售管理、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到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涵盖了理财业务的销售制度、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各环节,有力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专家表示,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的背后是资管新规过渡的期限将到,理财业务面临转型阵痛,要筑牢防风险的堤坝。

  在养老理财市场引入外资机构,监管部门同样也有风险考量。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贝莱德建信要稳妥有序开展试点,做好产品设计、风险管理、销售管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工作,确保审慎合规展业,守住风险底线。银保监会将密切跟踪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情况,加强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试点产品安全稳健运行。

  对于此次贝莱德建信试点,银行理财子公司要把握住政策机遇期,设计真正适合老百姓的产品,从源头上防控风险。建信理财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掌握试点城市的真实养老需求,建行深圳分行和建信理财共同在深圳区域开展了《养老理财电子问卷调查》,广泛征询投资者对养老理财的真实需求,发现投资者需要的功能多样化、收益稳健、退出机制灵活的养老理财产品,并引导客户进行长期养老规划。

  郑忱阳表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在风险管理上,应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施第三方独立托管以实现风险隔离,构建意见反馈渠道、违规惩罚约束、绩效考核指标等多重保障机制。同时,权益类净值型产品的估值、产品系统的升级改造仍然是重要关口,金融科技赋能理财业务数字化转型是关键利器。

  曾刚建议,可以通过个人账户制度,统一产品标准,完善产品准入,建立统一的养老金融产品池,方便个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养老产品。与此同时,需要逐步提高居民对养老理财产品风险的认知,做好投资者保护和投资者风险教育。(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