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国释放什么信号?

来源:新华网 2023-11-13 14:38:5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密切关注并及时推动解决重大苗头性的、倾向性的问题;建立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十五五”时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课题研究……

  在新华社13日推出的新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介绍了上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动向。

  在山东邹平魏桥轻量化基地宏奥全铝车身集成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作业(2023年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此后,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据悉,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旨在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至关重要、不可或缺。”魏东如此评价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民营经济工作涉及范围广、行业领域宽、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的官员、企业家和专家认为,中央决定在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内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工作“一盘棋”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工人在河北省晋州市一家制冷设备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2023年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据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同时,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设立这一新机构释放出以更强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清晰信号。

  当前,受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今年以来,中国密集出台系列政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等多重有利因素下,中国民营经济正在呈现边际改善的利好迹象。

  “民营经济是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未来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在“中国经济圆桌会”上说。

  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一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的热压车间,工人将刚下线的零件装箱(2023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储加音摄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民间投资虽下降0.6%,但降幅比前8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初步扭转了今年以来累计增速持续下行的趋势。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增速在前8个月9%的较高水平上进一步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整体第二产业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显示出民间投资具有较强活力和韧性。

  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系列具体举措,比如直接赋予实力较强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职称评定评审权,可以单独评定职称。据悉,地方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将纳入国务院年度综合督查,做得好的地方可获奖励,以此调动地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像我们这样的‘80后’,最需要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的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白净卫认为,政府层面鼓励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对科研人员的影响非常大。

  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的嘉宾的共识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长期向好的趋势更没有变。

  魏东表示,将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平等对待民营企业的要求,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空间,并搭建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等服务平台,确保各项政策取得实效。

  “全心全意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服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去做,这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局应尽的职责。”魏东说。(新华社记者周文其、李云路、郭鑫、张栩、杨晓静)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今年1月​—10月,昆明海关累计监管出口葡萄酒15.6万升,出口值1740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9%和2.56倍。

2023年11月13日 17:49

近年来,德钦县人社局始终以主题教育为根本,以解决农民工切身利益为己任,将主题教育学习转化成实实在在惠及民生利益的成果。

2023年11月13日 16:50

走进德钦县各个葡萄酒庄,酿酒罐、橡木桶内沉淀着葡萄佳酿,葡萄酒产品琳琅满目,酒香飘四方。

2023年11月13日 16:27

以“网聚云端 共享云品”为主题的“云南美好生活”2023电商直播节将于11月14日启动,本次直播节历时为1个月。

2023年11月13日 15:47

计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

2023年11月13日 15:37

11月11日至12日,2023云南省社区运动会大众乒乓球公开赛大理鹤庆站开拍,92支参赛队伍,近500名参赛选手在这里展开激烈角逐,争夺荣誉。

2023年11月13日 15:28

中老铁路开通近两年来,跨境客运列车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今天(11月13日),北京至万象旅游专列正式发车。

2023年11月13日 15:14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真切关怀,让人倍感温暖、深受鼓舞。

2023年11月13日 15:00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北京市门头沟、河北省保定等地,看望受灾群众,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2023年11月13日 14:40

11月10日,立冬后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门头沟区、保定涿州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23年11月13日 14:2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