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实施更为积极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加快复工复产,稳住经济基本面,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的有机统一,应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短期内全面降准的必要性不大,而通过“降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仍有一定紧迫性。
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有机统一
中国证券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巨震。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而言,在货币政策调整方面会带来哪些变化?
丁安华: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随着疫情近期在海外加速扩散,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各国货币政策协同响应,以期稳定金融市场,维护企业和居民的信心,保障企业的融资需求。美联储日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市场平稳运行,可见金融市场流动性之紧急。从全球来看,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成效逐步显现,复工复产进度逐步加快,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信贷投放平稳增加。因此,我国央行并未简单跟随美联储调降政策利率,而是在力求维护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表现出“以我为主”的政策定力。
中国证券报: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力度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如何更好地把握平衡?如何做到同时兼顾内需和外需?
丁安华:疫情在一季度冲击了我国实体经济,相较之下,通胀与杠杆率并非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掣肘因素。一方面,疫情与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使得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趋于下降;经过近两年“去杠杆”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宏观杠杆率也基本趋于稳定。
外部均衡方面,尽管近期美元指数大幅走高,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压力。不过,我们要看到,从经济的基本面观察,不乏积极的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一是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反弹大概率将领先其他国家;二是目前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三是美国疫情仍处于爆发期,经济基本面将遭受显著冲击,美元指数并不具备持续走强的基础。
在当前形势下,实施更为积极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加快复工复产,稳住经济基本面,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的有机统一,应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
亟待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国证券报: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操作,全面降准和降息的必要性是否紧迫?如何判断年内调整的时间窗口?
丁安华: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纾困实体经济迫在眉睫。数量型操作上,短期内全面降准的必要性不大。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方式向市场释放了充裕的资金,目前银行间流动性总体宽松,货币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全年有望继续定向降准或全面降准一到两次,可能分别在年中和三季度末落地,以满足季末叠加税期的资金需求、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振经济。
在价格型操作上,通过“降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仍有一定紧迫性。美联储大幅降息进一步打开了我国政策空间,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MLF)降息、发挥存款利率“压舱石”作用等手段,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助力复工复产。MLF利率有望在二季度实现调降,具体幅度将根据经济修复状况与全球疫情发展而定。未来MLF利率调降将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点”压缩交替进行,推动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适当提升金融监管容忍度
中国证券报: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目前有哪些有效的办法可以使用?
丁安华: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使得当前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更为严峻:一方面,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破产倒闭风险上升,加剧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整体风险偏好下降,信贷投放趋于谨慎。
对此,我建议,首先,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前期的强力防疫措施使得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但仍需如期支付租金、员工工资、贷款本息等刚性开支,企业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受到巨大冲击。在我国疫情拐点已现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是为中小企业纾困的根本所在。
其次,建议适当提升金融监管容忍度,给予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认定、不良双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适度逆周期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同时,推动银行落实落细尽职免责条款,完善针对小微信贷业务的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基层分支机构的积极性。
最后,在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的过程中,政策有必要保障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并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以支持银行信贷扩张。目前来看,通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引导存款利率下行是合理的政策选项。存款在商业银行负债端占比超过60%,相较下调各期限政策利率,下调存款利率能更有效地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压力,提升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业务可持续性。(李刚 焦源源)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